2021-4-9 | 英語教學
一、卓越計劃——CDIO在中國的本土化
現代工業呼吁懂專業、懂技能、懂管理、懂英語的復合型人才,時至今日,我國傳統的工程教育已漸漸不能滿足處于轉型關鍵期的市場經濟。教育行管部門和各院校研究所都開始探索工程教育改革的新出路。與此同時,在歐美工程教育界,CDIO工程教育理念橫空出世。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CDIO培養大綱將工程畢業生的能力分為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大綱要求以綜合的培養方式使學生在這四個層面達到預定目標。根據CDIO教育理念,我國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該計劃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
二、高等教育院校研究生英語教學的問題
目前我國研究生英語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仍有一些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教材范圍狹窄
目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材市場上琳瑯滿目,這些教材各有千秋,但由于教材編纂者各自研究背景不同,任何一套教材也都有不足。遺憾的是大部分學校在選擇教材時只選取一套,從源頭上埋下了學生“偏食”的隱患。
2、教學目的性不強
我國對本科英語的要求非常明確,相形之下,雖然將研究生英語也列為必修課,但其大綱遠不及本科大綱細致,由此導致在具體教學上目的性不強。
3、教學內容過于隨性
大部分研究生已過了四、六級,因此坦言之,研究生教學的壓力遠小于本科教育。加之沒有明確細致的大綱,許多任課老師上課時講課過于隨意,如放電影、刪減課文內容等。
4、學校高層的重視度不夠
越來越多的學校將四級通過率作為衡量教師授課水平和學生英語水平的唯一標準,因此學校往往對本科英語教育重視有加。相形之下,由于沒有四六級壓力,對研究生英語的管理就過于散漫。
三、卓越計劃下的英語教學方法改革
筆者認為,為了配合整個卓越計劃,應該在教學方法上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要突出學生讀的能力和聽力,包括朗讀和閱讀。l)朗讀重點使學生對于專業詞匯和科技文獻中的常用表達符號能知道如何讀。2)閱讀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學生直接接觸專業文獻,增加感性認識。二是要突出翻譯和寫作能力,學習英譯漢、漢譯英,以及英文寫作及口語表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這要選擇專門的教材,以前以讀為主的教材是不合適的。如果暫時沒有針對本專業的教材,可以使用講述一般科技論文的翻譯和寫作的教材。目前,許多學校開設有科技論文翻譯和寫作的選修課,可以將其取代第二學期的專業英語課。可以組織少量的課堂討論,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三要開展講座式的專業英語,學校邀請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開展英文專題演講,然后留一定的時間讓演講者與學生進行交流。
四、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
第一,廣博的知識。既然卓越計劃重點在于CONTEXT而不僅限于課堂的CONTENT,外語教學必須課內課外相結合。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全面的文理工科的素質,語言功底豐厚,專業表達能力強,興趣廣泛,知識面較廣。
第二,貫徹英語跨學科的教學思維。研究生教學面向所有專業的學生,學生來自各個專業。幫助學生進行跨越學科的思維,能夠刺激學生的創造力。傳統課堂上,每節課只講授單一學科,這讓學生以為學習只能分門別類地進行。事實上,創造性思維通常來自對不同學科的整合,而不是對知識的單一記憶與重現。
第三,改變教師的傳統角色,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來。卓越計劃強調的是Context,NOTContent.即把工程師職場環境作為工程教育環境,重點是工程教育的環境,而不是作為工程教育的“內容”,培養“做事”和“做成事”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自學)。教師應通過積極參與的方式幫助學生們調控好自己的學習,把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作為學習英語的目的。教師是指導和支持學生做出決定過程中的便利者,也是不斷對學生的學習需求給充分尊重學生個性,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進而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以及學英語的主動性。
第四,與專業學院合作,積極組織外語的課外教學實踐。筆者曾在帶領學生進行專業科技翻譯時中體會到,學生由熱愛其本專業,對專業領域詞匯領悟很快。但是在語句的組織,詞匯的應用方面基礎很薄弱。教師有必要在語言的表達方面進行指導,同時,由于公共外語教師都是文科背景出身,工科專業知識欠缺,教學相長,在某些專業理論或技術名詞可以隨時向學生請教,日積月累,在某些工科專業方面也就熟悉了。一個翻譯項目做下來,教師學生都會取得課堂內無法達到的效果。
總之,卓越計劃勢必對整個高校的公共英語研究生教學帶來一片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