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醫學
護士禮儀是建立在社會公共禮儀基礎上的一種特殊職業禮儀,在醫院文化建設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積極促進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1]。在臨床實踐中,帶教老師如何加強護生禮儀與形體培訓,培養其崇高的內在素質修養,樹立良好職業外在形象,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做到學以致用,靈活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十分重要。我們在以往臨床帶教經驗基礎上,發現角色扮演法能全面提高護生綜合素質,并取得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09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實習的護士60名,分別來自五所高等醫學院校;其中,男2人,女58人;學歷情況:本科33人,大專21人,中專6人;年齡17~23歲,平均年齡(21.06±2.88)歲。將60名護生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名,兩組護生性別、年齡、學歷等基本資料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講授等傳統教學方式,觀察組采取角色扮演法。
1.2.1分組
將30名護生分成五組,每組6人,每組設立一名組長。
1.2.2任務布置
護士禮儀與形體培訓由護理部總帶教老師完成,各科帶教老師協助完成。首先,要求所有護生認真熟讀護士禮儀行為規范,組織護生們編寫劇本,指導排練;制定比賽規則和評分標準,講解注意事項。
1.2.3情景劇編寫
帶教老師根據臨床實際需求、護生知識水平,提出一些主題,指導編寫情景劇。內容涉及入院宣教、接診服務、發藥、打針、晨晚間護理以及各項護理操作等。比如模擬候診大廳場景,導診護士以及若干候診病人,甲護士在導診臺接受病人咨詢,乙護士推著輪椅上前迎接行動不方便的病人,丙護士進行分診登記,維持秩序。每組護生事先分配角色,設置“臺詞”,商討整個扮演過程。發揮每位護生創造力,發揚團結合作精神。
1.2.4角色扮演
護生們利用休息時間自行排練,帶教老師引導護生根據劇本探討護理禮儀問題,護生在排練過程不斷揣摩護理禮儀,討論角色扮演中存在的不足和值得發揚的亮點,詮釋護士禮儀要求,通過場景展示護士的儀容儀表、言行舉止等護理職業禮儀。
1.2.5點評、總結
護理部總帶教老師和各科帶教老師擔任本次護生禮儀與形體培訓的考核評委。老師們對情景劇角色扮演整個過程進行點評、總結,指出每組可取之處與存在的缺陷,使護生們由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老師對每組表演情況進行打分,去掉最高分、最低分,算出平均分,并評選出“最佳表演獎”和“最佳創意獎”,給予一定的獎勵。
1.3評價方法
(1)自行設計《護士禮儀形象考核評分表》,包括儀容儀表、儀態、舉止、語言、微笑、交際共六項內容,每項10分,臨床帶教老師根據兩組護生們的實踐表現逐項評分;
(2)自行設計《護生工作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本院病人對實習護士工作服務的滿意情況,分“非常滿意”、“滿意”、“—般”、“不滿意”四項,滿意度=非常滿意率加滿意率。觀察組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100%;對照組發放問卷100份,回收97份,有效回收率97%;
(3)自行設計“護生禮儀形體培訓教學效果評價表”,了解兩組護生對教學方式方法的效果評價。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生禮儀形象考核評分比較(表1)
2.2患者對兩組護生工作滿意度比較(表2)
2.3兩組護生對教學效果評價比較(表3)
3討論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和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醫療護理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護理工作模式由“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性護理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責任制護理。護士禮儀形象既作為護理人員內在素質修養的外在體現,又是其職業道德修養的具體表現[2]。傳統教學模式帶教老師是“主角”,護生只是聆聽,處于被動接受知識處境,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發揮,教學形式單調,內容抽象、枯燥與乏味[3]。
角色扮演法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通過設置場景進行模擬,護生可以身臨其境,將理論知識從“靜態”變為“動態”,護生們由“被動學習”發展為較為“主動學習”。角色扮演法作為一種開放式、啟迪性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調動護生智力因素,還可以調動情感因素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4]。護生們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會團結互助,學會從各渠道收集資料,進一步調動學習能力。本次教學結束后,我們通過教學效果問卷調查顯示,護生對角色扮演學習法給予高度評價,100%的護生反映能夠提高學習興趣,更好理解、記憶與應用所學知識;93.3%的護生表示可以充分調動學習主動性、創造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96.7%護生反映能夠培養高尚職業情操。
更為重要的是,護生在角色扮演學習過程中,有利于開動思維能力,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與創造力,將護士禮儀融入日常工作中,如站立時抬頭、挺胸,目視前方,雙手自然垂直在身體兩旁,雙腳并攏,頭、頸、腰成一直線,取放物品時,采取下蹲的姿勢,養成良好禮儀習慣,避免不雅姿勢。護生們學以致用,在臨床中深受帶教老師、病人及家屬的好評,各科臨床帶教老師反應,觀察組護生儀容、儀表、儀態、舉止、語言、微笑及交際禮儀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患者對觀察組護生工作滿意度高達96%,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