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新聞傳播
一、在突發事件中微博的傳播作用
1.廣泛傳播,吸引全民參與。微博應用平臺融合了多種媒介元素,使信息的傳播更加迅速、自由,信息整合的深度更是前所未有,從而成為了民眾創造并交換信息的平臺。在玉樹地震中,經常有高原地震救援防護知識等信息以極高的頻率被網友轉發,為抗震救災提供了相當程度的信息支援。微博的影響力和擴散力能有效地吸引全民參與,為突發事件的良好解決提供有力支持。
2.對突發事件現場的零距離直播。微博用戶通過手機就可以發布信息,這讓微博得以擺脫設備的束縛,傳播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突發事件信息的傳播中,微博的現場傳播效果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媒體,這在媒介傳播中是無可比擬的。玉樹大地震發生僅10分鐘后,當地網友便通過微博發布了第一條地震消息,比百度貼吧中最早的地震信息早了6分鐘。這樣迅速及時的信息傳遞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滿足了人們對于突發事件信息的關注與渴望。
3.滿足了公眾的知情權。隨著社會的發展、民主進程的加快,公民對知情權的維護意識得到了普遍增強。突發事件由于涉及到公眾的自身生命、財產安全,因而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微博作為重要的信息傳播渠道,能夠以其獨特的傳播優勢迅速整合信息,很好地滿足了公眾的知情權。
二、在突發事件中對微博輿論的引導
由于上述微博傳播特性的存在,微博中極易出現謠言,引發輿論事件。怎樣對微博輿論進行有效引導,使之在突發事件的解決中發揮正面作用呢?
1.提供法律保障,加強對微博行業的規范和管理。法律法規是最為有效的管理手段,但其容易造成干預過度,從而引發網民的逆反心理。因此,政府必須制定適應網絡發展水平的法律法規,在不干預民眾享受便捷網絡生活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避免網絡暴力事件的發生。當前,我國網絡傳播的立法建設遠遠滯后于網絡本身的發展速度,層出不窮的新型商業模式、飛速發展的網絡技術水平,對現行的法律規范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不斷完善網絡立法建設,嚴格行業準入制度,強化行業引導和行業自律,對危害國家安全、影響民族團結、挑起社會事端等惡意行為加大執法力度。改善立法滯后的現狀,做到新問題,早立法,早解決,保障微博的規范運行。
2.做強傳統媒體,推動傳統媒體和微博的融合。對于傳統主流媒體而言,雖然微博網站在一定程度上搶占、分流了其部分受眾,特別是年輕的受眾,但是,傳統媒體在現代社會信息傳播中的主體地位仍沒有被撼動。通過與主要的微博網站開展合作,傳統主流媒體能夠進一步擴大自身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將微博的即時性和其自身的權威性結合起來,公平、客觀、準確地進行新聞報道,還原事實真相,進而實現信息傳播價值的最大化,維護傳統主流媒體在信息傳播和輿論生成中的主體地位。在網絡世界里,要求每一個傳播者都正確引導輿論并不現實,因此,要積極幫助黨和政府創辦的主流媒體建設微博平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新聞媒體要如何引導微博輿論呢?
第一,在新聞報道中,既要突出深度和真實性,又要突出理性和建設性。作為專業的新聞傳播機構,傳統新聞媒體一直以來積累的行業信譽和社會資源令其有能力對新聞事件進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跟蹤,使新聞事件更真實地展現在受眾眼前。同時,傳統新聞媒體還要注意避免陷入情緒化,在對新聞事件的報道和評論中突出理性和建設性。在重大突發事件中,民眾的情感往往會得到瞬時的激化,失去理智的判斷。因此,傳統新聞媒體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報道既要尊重網民的感情,疏導他們的怨恨情緒,留出表達和宣泄情緒的空間,又要把握情緒化和以情動人的界限,為順利解決突發事件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
第二,搭建互動平臺,促進微博用戶與傳統主流媒體的交流、互動。在通常情況下,微博上的互動言論是隨意且情緒化的,充斥著謠言猜測和虛假信息,急于了解事件真實情況的網民往往會受到誤導。傳統主流媒體的官方微博能夠準確、真實地發布網民急切了解的真相,消除大家的疑問。微博用戶與傳統主流媒體的互動交流,有利于網民和傳統主流媒體達成一定程度的共識,促進突發事件的良性發展。
3.培養微博意見領袖,加強門戶網站對微博言論的引導。一條微博言論要產生大范圍的輿論效果需具備兩個條件:(1)消息的及時發布與網民的大規模轉發;(2)微博話題具有很強的輿論潛力。基于這兩個條件,門戶網站需及時引導爭議性言論的發展趨勢,在第一時間遏制不良、不實言論的傳播。
第一,調整傳播機制,避免不實信息的傳播。網站可以成立監控部門,對有爭議、虛假的言論進行調查,對有發展潛力的議題進行跟蹤,并及時公布真實的、最新的情況。同時,集中定向清理微博里的不良信息,以避免虛假言論在微博用戶中傳播。
第二,挖掘并培養一批權威的“意見領袖”來引導微博輿論,增強主流輿論的影響力。在微博的興起中,草根言論的強大力量不容忽視,為了防止負面意見混淆視聽,應充分挖掘、積極爭取草根微博明星,幫助其發揮在微博中的輿論主導作用,培養一批堅持正確導向、熟悉網絡語言、了解網絡傳播技巧的“意見領袖”,加大輸出正面聲音,在重大突發事件中有效樹立黨委、政府的權威形象。門戶網站要鼓勵社會權威人士開通認證微博,及時評論熱點事件,引導大眾輿論朝向積極方向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意見領袖必須有開放、包容的心態,讓微博用戶得到更加可靠、更加接近真實的觀點。
4.開通黨政機關官方微博和領導的個人微博。黨政機關應重視發揮微博這一信息平臺的作用,利用微博發布政務信息、調查社情民意、加強輿論監督,從而令政務工作更加公開化、透明化、貼近百姓。政府機構的主要領導可以通過微博實現與群眾的直接交流,聽取群眾的意見呼聲,塑造自我形象。特別是在重大突發性事件的處理上,黨政機關可以通過微博在第一時間表明政府態度,掌握話語權和主動權,最大限度地減少負面言論的傳播空間,有效制止網絡輿論轉化為現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