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畜牧獸醫論文
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我們推行“三校一企、強化頂崗、四段遞進”的“3+1+1+1”人才培養模式,即三個學期在校理論學習、實習實訓,接下來一個學期企業鍛煉;再下一個學期回校強化理論和實踐,最后一個學期頂崗就業實習。整個學程分為理論學習→實踐實訓→理論強化→頂崗就業四步。這四步呈現了理論逐漸豐富而精煉、實踐技能越來越貼近生產實際的遞進性過程,從而加強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及良好職業道德的培養,使畢業生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能力能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同時引入企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授課和指導學生實習實訓,真正實現“走出去,請進來”的校企互融新模式。
1.校企合作是搭建大學生與企業的溝通橋梁
積極引導企業走進校園,暢談創業歷程、企業文化,并將企業用人理念、經營理念、員工素質拓展等基本素質教育融入到學校教育當中,讓大學生極早了解企業,了解自己,有更明確的學習目標、人生目標。
2.校企合作可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提高就業率
當代大學生多數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在社會實踐中的鍛煉,一旦走向工作崗位就會出現各種不適(如自卑、攀比、恐慌、焦慮、迷茫、無奈、不知所措等),產生工作上的厭倦情緒。通過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及早的參加到各種社會實踐中,真正的體驗社會、適應社會,并以社會的需求作為自己求職的第一選擇;另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磨練學生的吃苦味耐勞精神,培養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在就業時才能更從容。
3.校企合作可以培養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增強團隊意識
現在的大學生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倍受家長的寵愛和關心,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特立獨行的性格,對人、對事漠不關心,人際關系較差。但通過校企合作,學生深入到社會實踐中,通過與不同層次、不同素養、不同性格、不同價值趨向的人進行接觸,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特別在企業生產實踐中學生所處的角色和地位經常發生變化,使人際關系更趨復雜,有利于學生建立和諧人際關系能力的培養。在學校與學校、班級與班級、小組與小組、個人與個人的竟爭中,讓他們對團隊有了一個深刻的認知。在企業生產實踐的交往中學會合作,建立一種人與人的信任關系,尤其在面對困難時,學生經常以團隊的形式與同伴一起解決困難,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團隊成員共同交流,分享個人體驗,可以使學生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技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
總之,通過校企合作,一方面,使學生的職業道德、專業技能和吃苦耐勞得到了全面提升,有效地保障了學生的就業創業;另一方面,又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技術含量和人才素質,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也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真正地實現了企業增效、學生成才、學校發展的“三贏”格局。
作者:劉云 李鳳剛 高月林 單位: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