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油畫創作論文
一、構圖的定義
構圖是“指行、線、黑白色塊、色彩等如何在畫面這個空間中的安排”,要畫的東西在畫面的大小,是上是下,空白留多少,留在什么位置上比較好等等。
二、構圖的重要性
有些人把構圖稱作“經營位置”,把構圖的含義表達的十分清楚。其意思就是說,各種繪畫因素,如線、形、色等等因素在畫面當中的位置安排。要在有限的畫面當中去描繪出多種多樣的畫面來,把位置經營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構圖就像是繪畫的骨架,是一幅畫的骨骼結構,形、線、黑白和色彩等要素的具體則就像是他的皮肉。為了使構圖更好的表現自己的構思,往往要做無數的探索和嘗試。一般的構圖,都以對稱或均衡來達到畫面的統一,而在構圖藝術中通常畫家們都盡量避免對稱的構圖形式。對稱意味著秩序統一,非對稱意味著自由多樣。藝術家們表現嚴肅性的主題時,通常是用對稱的構圖形式。所以構圖形式就要根據所表現的內容來選擇。然而在油畫風景創作中就是要自由多樣,所以在風景油畫中一般對稱的構圖形式是非常少見的。更多的畫家采用非對稱的構圖來表現自己的創造力,在非對稱構圖中形與色的分量通過偏離中心軸線來得以補償,取得平衡。比如說當畫面中左邊的重量略顯的偏重,而右邊則空白比較多,這時我們就要在右邊加一個物體,就像天枰一樣,要讓整幅畫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再有,就是在油畫風景中色彩之間的對比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讓畫面處于一中和諧、統一的形式美中,就必須用色彩的互補關系等來加以處理,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構圖得當,只有構圖得當,才能使畫面更加和諧優美。成功的構圖是一幅優秀作品的奠基石。有成就的畫家在構圖方面上總是吸取前人的長處,獨辟蹊徑,每一幅傳世佳作在構圖形式上總是有與眾不同的新探索。
三、淺談構圖法則在風景油畫創作中的運用
1.均衡與對稱。均衡與對稱是構圖的基礎,主要作用是使畫面具有穩定性。均衡與對稱本不是一個概念,但兩者具有內在的同一性———穩定。穩定感是人類在長期觀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種視覺習慣和審美觀念。因此,凡符合這種審美觀念的造型藝術才能產生美感,違背這個原則的,看起來就不舒服。均衡與對稱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種合乎邏輯的比例關系。平均雖是穩定的,但缺少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美感,所以構圖最忌諱的就是平均分配畫面。希什金一生為萬樹寫照,被人們譽為“森林的歌手”。如圖1這幅《冬》中畫家把這幾棵樹擺放的均衡與對稱,左右兩邊的樹在數量上有變化但在均衡感上兩者相當,既沒有平均也不缺少變化,正是畫家對構圖匠心獨運的體現,對稱的穩定感特別強,對稱使畫面有了莊嚴,肅穆,和諧的感覺。
2.比例的分配。油畫風景中物體之間的比例因素要有秩序。形體之間的大小安排,一般把大的、高的物體安排在后面,低的、小的物體安排在畫面的前面,深色和淺色的物體不個能等量大小,而且數量也不能等同,三個以上物體的安排,其位置不能在一條直線上,其間距離也不能等量等等。如圖2《墓地上空》這幅畫家把大的天空安排在后面,地的矮的墓地放在最前面再通過特定的比例關系把天、河、墓地這三者的空間表現的十分精彩,二分之一的天空,表現天空的無邊,下面二分之一中的河面表現河水的無際,剩下小部分的墓地,并運用俯視的視角,顯出了墓地的孤立與寂寞。三者合一更顯出了大自然的遼闊。
3.對比與重復。油畫風景中的對比有畫面中物體之間的大小對比,有色塊之間的大小對比,有明暗光線的對比,有色彩之間的冷暖對比。互補之間的對比是油畫風景中的重點。在油畫風景中,重復的物體比較多,如樹木、花草等等。重復的物體使人感到生命的活力,重復加深印象。如大海浪花的重復使人感到力量的偉大與無窮。但是,一旦重復的物體出現后,要注意物體之間的差異,不能畫的過于單調、死板。多個重復的物體同時出現在畫面中,我們就要讓他們在大小、距離、分布位置等方面上要有一定的變化,否則畫面講會失去生命力,顯的單調。如圖3《黃昏•草垛》中草垛與草垛之間的重復,其之間有大小對比,有色塊之間的對比,明暗之間的對比,冷暖之間的對比,把其間的差異表達的十分清楚明了,沒有哪一垛是單調的死板的。
4.色彩的均衡。我們在觀察一幅完整的風景油畫時,各種色塊的分量將會在人們視覺中的垂直軸線兩邊起作用。如同一色彩以中軸線為準線,左右兩側的色量不能取得平衡時,那么,在人的視覺中將感到不安定。色彩的平衡,其原理與力學上的杠桿原理頗相似。在色彩構圖時,各種色塊的布局應該以畫面中心為基準向左右、上下或對角線作力量相當的配置。如從整個畫面來看,大塊較暗較重的色塊偏于中心一方而顯得發悶,而在較輕較亮的色塊偏于另一方顯得空虛時,那么較重較暗的色彩應用較輕較亮的色彩來調劑,而較輕較亮的色彩應用較重較暗的色彩來調劑,從而達到一定的平衡的關系。一幅黑白二色配合的圖案,可以用黑白交替,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的方法來取得平衡。但色彩構圖的平衡,并不是各種色彩占據均等的量。還包括面積、明度、純度、強弱配置的平均的布局,并且依據圖案的特點,取得色彩總體感覺上的均衡。但這里面的均衡關系是很復雜的,比如前面講到的重量。那是在淺底色上而言,如果在深底色上,亮色就構成了重量。在灰底色上,艷色就成了重量。在冷底色上,暖色又是重量。如圖4列維坦的《湖》“天水一色”,使人感覺非常平穩,寧靜。天和水的布局的面積安排的十分恰當合理,使人感覺這畫非常平衡穩定。
5.變化與統一。這一法則在上述法則中可以算做中心法則,這也是一幅畫到后期必須注意的一點。一幅畫的畫面總是有限的,但要想在一幅不大的畫面中描繪出各種各樣的物體來,靠什么呢?要靠變化。所以,畫面有限,而變化則無限。如若我們在外出寫生中僅有統一而無變化則呆板,另一方面,若變化有余而統一不足,則顯的散亂。我們在作畫的時候必須嚴格把握原則,如運用正確,可在構圖中少犯或不犯形式美感上的錯誤。如圖5《松樹林之晨》中的樹木是我們經常可以觀察和描繪到的,然而畫家沒有規規矩矩的讓樹挺立著,而是把樹攔腰折斷放倒在地,“破”開一下畫面,使畫面沒有那么沉悶,再通過幾只動作各異的熊在這嬉戲玩耍,把整個森林統一到一個氛圍當中,一樣的題材一樣的畫面,但通過畫家精心的構思使畫面有了不一樣的感覺。用有限的畫面,做無限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