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統計發展論文
本文作者:梁莉 單位:山東能源公司棗莊礦業集團分公司物流中心
1統計法規推動企業統計發展的難點
企業統計最突出的兩個特點:一是行業眾多,難以集中;二是專業性強,難以規范。基于這2個特點,我國企業統計在理論研究、方法規范、統計實踐等方面都相對落后,造成了企業統計規章不合理、統計方法不適用、統計工作難開展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統計法規推動企業統計的發展,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1統計法規執行的表面化
自從國家把部門統計職能分置于政府統計和企業統計后,我國的企業統計理論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由于統計理論研究更多地傾向了國家宏觀層面的研究,企業本身缺乏統計研究的基礎并且沒有具備更高層次功能的統計體系,大多數企業統計工作僅僅局限于執行國家統計機關的統計上報指令。企業執行統計法規成為了一項表面化的工作,并沒有充分發揮企業統計分析和管理的功能。
1.2缺少科學的企業統計方法
目前,我國統計學研究領域過于傾向經濟與社會統計問題的研究工作,企業統計雖然需要這些研究工作成果的指導,但是更加需要切合企業微觀層面的數理統計方法和應用的研究。企業統計工作需要科學合理地定性分析統計指標,需要通過大量的企業實踐評估統計指標的有效性,需要選用恰當的定量分析工具對統計信息進行建模和模擬。企業只有掌握了符合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需要的數理統計工具和使用方法,才能做好企業微觀層面的統計工作,才能更好地履行國家和地方統計法規賦予企業的統計義務。
1.3企業統計職能不健全
統計法規闡述了統計機構和統計對象的關系及其需要履行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統計法規明確規定了對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單位)的統計范圍,在《企業國有資產統計報告辦法》中規定了國有資產統計報告由企業會計報表和國有資產營運分析報告組成。雖然政府統計在微觀層面上關注企業的資產質量和運營情況,但是更多地是進行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非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社會經濟增長、勞動力就業、就業人員薪資水平等宏觀層面的統計調查,并結構化地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區域行業發展趨勢,總結國民經濟發展的問題并提出建議。相比政府統計的信息、咨詢和監督功能,企業統計的信息、分析、管理功能并沒有在一系列的統計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以至于企業統計成果僅僅服務于政府統計的信息需求,致使企業失去了發展企業統計工作的源動力。因此,要想解決企業統計水平低的問題,統計法規還應從提高企業統計工作的積極性入手,合理調整與企業統計工作相關的各項社會關系。
2調整中觀層面的統計職能
通過分析我國企業統計發展緩慢的原因,可以發現統計工作的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脫節,政府統計體系的建設穩步前進,企業統計的發展卻停留在起步階段。這種狀態勢必導致企業統計工作難以正常開展、企業統計數據失真等不良現象的發生,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政府統計工作的發展。統計法規應該促使統計的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的結合,引入統計研究組織和行業統計組織,在中觀層面上做好政府統計和企業統計的銜接工作。統計法規可以通過調整國家統計機構、統計研究組織、行業統計組織、企業的統計部門在統計活動中的關系,使他們在統計的宏觀層面、中觀層面、微觀層面擔負著不同的職責。政府統計可以把統計制度推行、統計方法設立、統計培訓等職能下放給中觀層面,賦予統計研究組織和行業統計相應的統計職能,協調統計研究組織、行業統計組織和企業統計部門的關系,推動企業統計的健康發展,使其為行業發展提供統計服務。統計研究組織應該具有組織和管理研究企業統計理論和方法的職能,改進企業統計工具,提升企業統計成果的應用性,提高企業統計效率。行業統計職能應該包括協助國家統計單位制定行業的統計管理辦法,推行行業標準的統計方法和工具,培訓企業的統計能力。通過中觀層面對企業統計工作的推進,企業統計體系可以得到進一步完善。
3統計法規促進企業統計發展的方法
3.1推進企業統計研究工作
統計法規可以規定由統計研究組織召集行業中的典范企業研究行業的統計方法,開發行業的統計指標,并且了解企業統計工作的困難和發展趨勢。通過企業統計理論和統計方法的研究為企業統計的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持。
(1)企業統計理論研究。企業統計理論應該體現現代化企業的特點,對現代化企業統計的定位、運行模式、統計內容及統計方法和工具的定義進行研究。企業統計理論研究還要引入行業統計評價指標體系,對企業統計進行科學的評估,對企業統計理論的創新和發展不斷輸入有價值的信息。
(2)數理統計方法研究。在企業統計中,統計信息可以按管理需求的不同層次分為戰略級、策略級、作業級,企業統計工作要把收集和整理的原始信息按照企業不同管理層面的需求加工處理成企業內部的統計產品。加工處理的過程需要使用大量的數理統計方法,研究這些方法并對這些方法不斷地進行改良不但可以促進企業統計工作的發展,還可以充分發揮企業統計對企業戰略管理及企業其他領域管理工作的支持作用。
3.2建設行業統計組織
相比國家統計機構,行業統計組織擁有行業固有的特征,使其更容易全面了解企業的現狀,設計更加合理的統計規章制度;行業統計也更容易統一協調管理行業內的企業統計,使行業內的企業統計實現標準化;行業統計還可以統一推行行業的統計方法和工具,更好地完成企業統計的培訓工作。加強行業統計在中觀層面的工作,可以解決以往統計工作無法在企業展開的難題,增強統計工作為企業服務的能力。
(1)企業統計規范化。由于企業統計缺少統計理論的指導,行業中也沒有行業統計的標準和方法,企業只能憑借自身的經驗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和整理,再按政府統計部門的要求填寫統計報告。統計法規可以規定行業統計組織推行行業統計標準化,行業組織可以通過調查問卷、集中研討、專家咨詢等方式明確企業對統計工作的需求,建立既適合政府統計要求又適合企業發展的標準化的行業統計。
(2)企業統計信息化。統計法規可以賦予行業統計組織推行企業統計信息化的職能,行業統計組織可以規范行業統計信息化的標準,督促企業統計信息化的建設工作。企業統計信息化將給企業統計工作帶來質的飛躍,企業統計不僅僅能夠實現自動化的統計信息收集、生產經營診斷、安全管理,還能夠運用統計管理軟件中的分析模塊輔助生產決策支持、戰略規劃支持。通過信息化改善統計方式和統計工具,企業將提高統計的質量和效率,使統計成果能夠及時地為企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