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交通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張起銘 趙學藝 單位:甘肅省交通服務公司 甘肅省交通廳工程處
大型國際盛會屬于大型活動的一種,而大型活動的特點是隨著活動的進行會產生新的交通需求,同時由于活動期間的交通管制導致周邊道路的通行能力下降,進而影響到整個交通系統。這類影響涉及到公路系統、城市道路系統、公交系統、自行車系統和行人系統。與交通事故等只對單個走廊產生影響不同,大型活動將對所有為活動舉辦場所提供服務的交通系統均產生影響。
1大型國際盛會交通需求和交通流特征
分析大型國際盛會對城市交通系統帶來的影響,首先需要充分認識大型盛會期間交通需求和交通流特性。在這兩個方面,大型國際盛會與常規交通是有很大區別的。
1.1大型國際盛會交通需求特征
(1)需求量大,時空分布高度集中。大型盛會引發的交通需求遠遠大于城市同等規模用地產生的交通需求量,大型活動期間,單位面積產生交通吸引量可以達到常規用地吸引量的數百倍。大型國際盛會期間,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出行需求。比如雅典奧運會有近200000名奧運與會人員參與(包括運動員、官員、裁判員、貴賓、媒體人員、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等等);鹽湖城冬奧會與會運動員3000人,記者9000人,官員1.5萬人,志愿者2.5萬人,觀眾160萬人;北京奧運會觀眾達到588.7萬人,日均36.8萬人“;十運會”開幕式參加人員12萬人(包括無票觀眾2萬人),要求在一個小時內疏散完畢。
(2)需求的多層次差異性。大型盛會交通需求與常規交通需求不同,往往具有很大的層次性。特別是在大型盛會中一些VIP人員的參加,給別的出行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在奧運會期間,各類人員的出行涉及到官員、運動員、裁判員、志愿者、組織人員、贊助商、貴賓、記者、觀眾等各類人員,他們的出行需求量級差異很大,出行時空分布及方式也不盡相同。
(3)需求的可靠性要求高。大型國際盛會的交通可靠性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場所與其他節點間交通網絡抗毀可靠性(連通可靠性);大型活動場所與周邊交通網絡生存可靠性(通行能力可靠性)、活動參與者的出行時間可靠性。其中抗毀可靠性和生存可靠性是交通組織中的重點,應作專項研究。例如,雅典奧運會上,為測試安保計劃中交通部分內容,希臘當局舉行了一次歷時3小時的奧運交通安全演習。此次演習沿大雅典地區交通要道進行,涉及空中和地面警察部隊和各公共交通部門,奧運期間使用奧運專用車道的車輛,包括運動員班車均參加了此次演習。
1.2大型國際盛會交通流特征
(1)時空分布不均,峰值明顯且流量巨大。交通流的時空分布不均與交通需求的時空分布不均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相對于背景交通而言,大型盛會交通高峰是背景交通的數倍,給城市交通組織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比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持票觀眾約4.3萬人,需要專用交通方式疏散的貴賓、運動員、贊助商等各類群體約5.4萬人有。開幕時實際到場人數達16萬人,除以上人員外,還包括演出人員及各類工作人員。
(2)非常規短期出行,不具備平衡配流特征。在常規的交通分配過程中,大都假設出行者對道路網絡、交通狀況、交通管理情況非常了解,出行路徑選擇符合用戶最優原理,因此配流模型采用平衡配流。但大型活動出行是非常規出行,不同于正常的通勤交通和生活出行,出行者對出發地到活動場所的路網、路況及交通管理措施認識不足,所以大型活動觀眾出行不一定能夠選擇到出行費用最少的路徑。
(3)具有時空波動特征。大型盛會在舉辦地點周邊道路引起的交通流量高峰具有明顯的時空波動特征,交通量高峰像波一樣隨著時間沿主要集散道路逐漸向外擴散,不同的路段會在不同時間出現不同大小的交通量高峰。
(4)交通方向不均勻系數極大。大型盛會進、散場過程中,在周邊路網上形成的交通流量方向不均勻系數極大。進場時主要以進場方向流量為主,散場時則以離場方向流量為主。
2大型國際盛會交通影響分析
大型盛會的舉辦對城市正常交通系統的影響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活動之前各種場館設施的建設對正常交通出行產生的影響;二是活動進行過程中引發的額外交通需求和交通管制導致周邊道路通行能力降低。
2.1活動前期建設施工產生的影響
為了滿足大型盛會在場館、交通等各個方面的需求,提高盛會的質量,舉辦城市會為盛會的舉行而進行場館的新建和改建,交通線路的修建和改造等,而這些工程的完成,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在建設施工期間,必定會對工地周圍的交通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比如地鐵線路的修建,需要封閉一部分道路,使道路變得狹窄,交通因此變得擁堵;或者一般場館的修建,來往的工程車輛、粉塵等等會對影響正常交通,讓通行環境變差。
2.2活動引發的額外交通需求和交通管制影響
此外,在活動舉辦期間,會產生大量的額外交通需求。以活動舉辦地點為核心的區域在活動期間將出現一場交通吸引,是對交通產生與吸引形成大規模集聚,造成交通需求的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增大了交通的擁擠程度,給正常的出行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廣州亞運期間實行公共交通系統全民免費、機動車單行限號措施的第一天,廣州地鐵迎來了史上最大客流。早高峰期間,廣州地鐵線網共21個車站實施客流控制,其中17個車站32個站口與屬地區政府啟動客運聯控預案,一號線、三號線分別實施最高級別的線路控制,客流高峰期直至上午11時仍未解除。另外,由于活動期間交通管制,也會對周邊的交通產生影響。如在北京中非論壇期間旅游部門、商業部門和文化部門,包括各大公園、商場不得組織旅游、促銷、大型演出等活動,以減少人流和車流,北京市各單位也將實施錯峰上下班;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會期間采取尾號限行;上海APEC會議期間公交線路停駛、縮線、繞道、分段行駛等調度措施等等。這些管理措施的實行,勢必將影響部分出行者的出行習慣,給市民正常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
3應對措施
在舉行的大型盛會中,組織者為了保障盛會期間的交通暢通,采取一系列的交通管理措施。這些交通管理措施大致分為三類:減少交通總需求、調整出行結構和調整交通流時空分布。
3.1減少出行總需求
減少出行總需求包括減少直接參與大型活動的交通需求和減少日常的交通需求。但是減少出行總需求應謹慎使用,特別是一些帶有強制性的措施,會給城市居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許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