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課程改革論文
本文作者:常蓮 單位:北京城市建設學校
建筑產品在建造過程中有工序復雜、工藝操作技術要求高、占地面積大、成品一次性投入大、勞動組織及配合復雜等屬性,其特殊性使得工民建專業在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載體的選擇、實訓場所的營造和訓練內容的設計始終難以突破。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要求構建理論實踐一體化、與職業資格標準相融合、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就目前中職學校自身條件而言難以實現,必須依托校企合作實現新課程的教學目標。北京市中等職業學校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改革實驗項目研究進入新課程實施階段,實訓基地配套建設、教學經費投入、校企合作、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和行動導向教學方法運用等深層次的問題突顯,特別是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深度和質量是制約新課程實施的關鍵,對于工業與民用建筑(以下簡稱工民建)專業尤為突出。教學改革實踐如下:
一、構建校企長期合作的平臺
1.依托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把握項目研究方向
我校在2007年6月成立新一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在專業建設、課程改革、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課改實驗項目研究的基礎調研和典型職業活動分析等階段發揮及其重要的作用。例:基礎調研階段對120家進行了企業調研,對9家企業進行了職業活動流程調研,對4家企業進行了典型職業活動分析調研,經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和課改專家的充分論證后,得到《典型職業活動分析表》,該表是確定專業核心課程的基礎,這次調研取得的系列資料、數據成為課程改革實驗項目極為重要的依據。
2.建設校企聯合教學團隊,開展校本教研
工民建課改研究團隊是集企業專家、學校骨干教師和教育專家三方組成的集體,在課改項目研究中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進入新課程實施階段,又陸續聘請企業施工技術人員為實訓指導教師直接參加教學。企業專家參加教學研討會、直接進入課堂參加教學、參與教材編寫和審定、項目成果校內審定等,項目研究遇到難題時一定要征求企業的意見研討商定。因此,企業專家在課程改革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簽訂合作協議,發揮企業技術優勢
校企合作在兩個層面進行,一是學校與企業單位層面的合作,通過簽訂“合作協議書”明確合作內容,雙方責任、義務、權利等,如與田華建筑集團簽訂全方位合作協議,與北京通凱達鋼結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教學載體“小型框架建筑物施工”合作協議;二是學校與企業個人層面的合作(企業了解并支持),通過簽訂“合作意向書”明確合作內容,雙方責任、義務、權利等,如與多家企業技術人員簽訂項目整體研究、編寫教材案例、施工操作指導、教材審定等不同內容的意向書,充分發揮企業和技術人員的實踐經驗優勢。
二、校企合作進行課程改革實驗項目的整體研究
1.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構建體現典型職業活動
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課程改革實驗項目,以典型職業活動分析為基礎、以建筑施工工作過程為主線、以崗位職業標準為依據確定了《建筑地基基礎施工》等九門專業核心課程,構建了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崗位實務課程和頂崗實習的完整課程體系。以典型職業活動分析和建筑施工工作過程為依據確定的專業核心課程替代了傳統的力學與結構、工程測量、建筑材料、施工技術等學科課程,保留了與職業崗位對接的崗位實務課程。工民建專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從企業調研、典型職業活動分析、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構建、課程標準及專業核心課程教學設計等關鍵環節一直得到懷建集團、田華集團等多家企業及一批工程技術人員的直接參與,企業在把握項目研究方向、培養目標定位、構建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整合等關鍵環節作用突出。
2.教學文件制定符合教學規律與職業人才成長規律
到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工民建專業《教學指導方案》、《課程標準》、四門《專業核心課程教學設計》教學文件,完成了三門專業核心課程校本教材等教學資源建設,始終堅持校企合作,共同進行研究,使研究方向明確、人才培養定位準確,教學內容設計貼近企業需求,力求符合教學規律與職業人才成長規律。
3.教學載體選擇典型的施工工藝和完整工作過程
載體選擇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建筑物,也可以是墻、梁、板、柱等建筑元素,要求載體能夠承載《課程標準》需要的訓練內容。經過校內課改核心成員、課程教育專家、企業專家和企業一線技術專家多次研討論證,結合我校實訓基地條件確定了工民建專業《建筑基礎施工》等七門專業核心課程的共同載體是:小型框架結構建筑物施工。小型框架結構建筑物是一個真實的施工項目,將地基基礎施工、主體施工、屋面施工、裝飾裝修施工分別與相應的《建筑地基基礎施工》、《砌體工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普通裝飾裝修施工》等專業核心課程相對應。小型框架結構建筑物施工項目的設計包涵了梁、板、柱、剪力墻和樓梯等建筑構件,同時融進砌體結構的條形基礎和砌塊隔墻等更多的“建筑元素”。學生在企業教師和學校教師共同指導下通過小型框架結構建筑物施工完整項目,完成接受任務、施工準備、項目組織、工種操作、施工管理、質量檢測、安全保障、竣工驗收等完整施工過程的學習,訓練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4.教學資源設計開發符合教學要求和企業用人需求
新課程實施中課程講義、項目書、任務單、工作頁、學習手冊、企業工作手冊、考核評價表、音視頻素材、案例庫和企業相關資料等是教師授課的重要資源,教學資源設計和開發一定要符合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要求,符合企業實際工作要求。例如編寫講義:講義編寫框架經企業的專家組審議,講義中的重要案例大多數由企業技術人員編寫或提供素材;任務單、工作頁全部來自企業的實際資料;講義的最終成果須經校內專家組審定。為積累教學實施全過程的視頻素材,將重要的教學環節制作成課例進行教學研究,學校與專業公司簽定合作協議,共同完成專業核心課程重要教學單元、典型施工工藝和施工工序的完整拍攝,為以后教學積累寶貴資料。
三、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實施
目前,完成小型框架結構建筑物施工僅靠學校自身的力量還有較大的困難,體現在項目施工組織、新工藝新技術應用、教師操作技能和施工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我們經驗不足,這是新課程改革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企業技術人員直接參與教學,應用最新的施工工藝和技術,按照企業施工要求設計組織教學,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技能,是解決目前教學難題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