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衛生監督論文
作者:張艷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衛生監督所
工會應當在衛生監督部門中扮演聯系黨和群眾的橋梁與紐帶的作用,加強工會自身建設,逐步提高其在職能部門的地位和信譽,對于發揮其在衛生監督部門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工會在衛生監督部門履行職責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對如何行之有效地發揮其在衛生監督部門的作用提出合理化建議。
一、工會在衛生監督部門履行職能中存在的問題
衛生監督部門的工會往往將自己的工作重點放在了財務管理上,對財務工作也是僅關注于收繳工會經費的局面,明顯缺乏日常監督檢查;對于財務主管領導更缺乏有關財務規章制度和法律的培訓與指導;此外,職業衛生監督部門工作經費短缺、職業病的危害巨大,在做出行政處罰時,缺乏有力的技術支撐;由于在衛生監督部門編制的限制與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工會并未按照規定設立獨立的賬戶和會計機構,也缺乏專職的財務人員。財務人員的工作常常繁雜、種類多,并伴有多項醫療、維權、后勤等多項兼職工作,有的將臨時人員拿來充當,這些人往往未經相應的會計從業培訓,導致工會財務管理工作不規范。
二、有效發揮衛生監督部門工會作用的對策衛生監督部門工會在履行職責方面尚存在上述問題,那么要想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就要多措并舉完善工會職能、提高其履職能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建好“職工之家”,增強單位凝聚力衛生監督部門的設置就是為預防疾病、保護環境和促進人們身心健康并貫徹、執行國家的衛生法令、條例和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對違反衛生法規的條件加以嚴肅處理。在本部門就職的工會人員要自覺激發主人翁意識,可定期組織部門職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品茶、去KTV娛樂、攝影比賽和書法大賽等,隨著醫院的快速發展,不少工會組長主動配合科室主任,帶領全體員工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和完成各項任務,這樣職工的凝聚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從而帶動了職工對相關部門督察和各項衛生監督的勁頭,更好地完成既定工作目標。
(二)關心群眾疾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國家重視和保障人權,各級單位的工會組織要自覺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這是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的根本,若不能充分做到這一點,則會大大喪失工會在本部門的作用和功能;此外,對于衛生監督部門工會而言,要自覺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并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用黨的正確、先進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并作為檢驗工會工作落實情況的標準;工會要自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想職工所想、思職工所思;要把職工的勞動報酬權、社會保障權、民主參與權和就業權放在維權工作的突出位置。在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時要經常與職能部門發生利益上的矛盾,這個時候工會干部應當敢于為職工說話、敢于為職工辦事、全力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工會自覺履行職責、多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并切實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這樣才會更直接地發揮工會聯系黨和群眾的紐帶作用。
(三)發揮工會組織優勢,創建衛生監督部門特有的安全文化,提高全體職員的監督檢查素質和安全意識因衛生監督部門要承擔著食品衛生、勞動衛生、學校衛生和環境衛生等多方面的監督主體任務,故對該部門的工會發揮其作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安全文化的基本內涵包含安全管理、安全體制、員工技術業務素質、領導者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管理理念等多項內容,要創建部門的安全文化,最主要的就是要用最新的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規章指導職工開展衛生監督工作,定期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讓其認清形勢、自覺遵守操作規程、技術標準和規范、避免事故的出現、將安全隱患遏制在萌芽狀態,尤其在現場開展食品衛生專項監督檢查時,嚴把食品質量安全關,特別是對所轄地區的食品生產、經營和服務企業經常性開展衛生監督,并對水產品、糧食、植物油、糕點和保健食品的合格率展開詳細抽查檢測,擴大衛生監督覆蓋率、提高食品合格率、降低食物中毒的發生率。所有這些都依賴于工會有效組織職工執行任務、發揮安全文化的引領作用,將各項工作做到實處。
(四)積極關心職工生活,提高其對自身工作的認同感堅持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當職工因公生病住院,要及時探望、慰問;工會主席等部門領導要經常走訪、調研困難職工家屬,并為其送上代表全體職工心意的撫恤金;部門應當盡快解決正式入職職工的社會保障問題,盡快繳納“五險一金”;開展職工子女入學、轉學等幫扶活動,辦理好外地職工及其子女的戶口遷移;并強化勞動衛生監督,對本地常見的職業病及時督察,比如耳鼻喉類疾病和塵肺病等,并建議相關患者職工住院治療,對本地高耗能、存在有害生產環境因素的重工業企業實施重點衛生監督,檢查其健康體檢率,并及時將情況匯報給上級;此外,工會領導層要深入基層、通過實地調查研究、掌握本地區需要重點開展衛生監督工作的企業的第一手材料信息,對衛生監督不達標的項目要盡快叫停,將預防性衛生監督和經常性衛生監督有機結合起來。
三、結語
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衛生監督部門的工會從業人員就要自覺維護職業健康、從多方面維護職工利益、并努力轉變工會職能,把參政、議政、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為職工提供各方面的便利、高效、優質的服務當成工會的首要任務和目標來抓,這樣才能充分履行本部門的社會職責,也才會真正發揮工會在黨和群眾之間的紐帶和橋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