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城市林業論文
作者:熊小輝 單位:江西省豐城市林業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周圍生態環境質量要求也更高。在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城市之后,很多地方開展了創建生態城市、森林城市等工作,各地城市建設在綠化方面出現了新內容和新要求。由于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是保證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和保障措施,從而使得城市林業有害生物治理工作在城市綠化中的地位日趨重要。筆者就城市林業有害生物的治理情況在豐城市城區進行了一次調查,現結合豐城市情況談談城市林業有害生物治理對策。
1城市情況介紹
豐城市城區位于贛江之濱,鄱陽湖沖積平原南端,屬平原地區,綠化率35%。為策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結合江西省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豐城市借勢實施創建“森林豐城”戰略,提出要讓綠色成為豐城大地的主色調,成為豐城人民的幸福色調。近幾年來,豐水湖公園、橋頭公園、玉龍河景觀帶、濕地公園等一批綠化工程相繼建成,新梅路、劍邑廣場、新城大道、紫云大道等綠化改造相繼完成,這使得城市綠化規模不斷擴大,綠化水平不斷提升。多年來,豐城市城區林業有害生物時有發生,例如樟樹蟲害年年都有發生,有的年份危害嚴重。楊樹、柳樹不僅有食葉危害,還有蛀干危害引起枝干折斷,合歡樹因病年年出現死亡現象,小葉黃楊害蟲爆發成災,扁柏因病枯死,杜英出現枯葉等等,這些林業有害生物的危害破壞了人們的視覺美觀,影響了市民正常生活,同時也損害了城市綠化成果,帶來了不少的經濟損失。
2城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基礎情況調查
2.1綠化類型根據調查,豐城市城區按綠化地點的不同可分為五種綠化類型:①公路綠化;②公園與廣場綠化;③居民居住小區綠化;④單位庭院綠化;⑤機關、酒店等室內綠化。這些綠化類型各自承擔著不同的綠化功能,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主體、資金的來源、技術能力、有害生物對外侵染傳播能力等方面有所差別。
2.2針對綠化類型制定防治有害生物的責任單位與措施(1)公路、公園、廣場等地的有害生物防治是由豐城市市政園林處負責,防治資金來源于公共財政,有專業的技術力量和防治設備,這些地方的綠化屬城市的公共地帶,開放性強,有害生物發生后對外侵染傳播的能力很強。(2)單位庭院綠化中的有害生物防治一般各機關單位負責,防治資金來源于庭院所有者的單位。筆者對城區武裝部等10家機關單位的庭院綠化管護進行了調查:有7家請了專人進行管護,3家自己管護;5人具有園林管護經驗,其中3人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可以看出,其有害生物防治的技術力量是薄弱的,也沒有專門的有害生物防治設備。單位庭院的綠化也是敞開式的與公路綠化相連,有害生物發生后對外侵染傳播的能力還是較強的。(3)居民居住小區的綠化管護多由物業公司負責,有害生物防治資金從物業費中開支。筆者對新城小區等8家居住小區的物業公司進行了調查,僅2家聘用了園林工人,有害生物防治的技術力量非常薄弱。居住小區內的綠化相對獨立,有害生物發生對外侵害傳播的可能性較小。(4)機關、酒店等室內綠化植物因環境封閉、孤立,有害生物發生對外傳播的可能性小,但也存在傳播有害生物危害的可能,例如2007年豐城市石灘鎮城市垃圾處理場附近出現加拿大一枝黃花,據分析屬室內綠化植物被棄后當作垃圾處理而引發加拿大一枝黃花對外傳播侵害。從上面的分析可以認為,城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責任主體是明確的,防治資金是有保障的,但防治的技術力量較薄弱且不平衡。
3城市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特點分析城市綠化因其立地條件人工化,小環境、小氣候多樣化,自然狀態下的種群關系常被打亂,城市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有其自身一定的規律。
3.1部分綠地的綠化植物過密部分綠地的綠化植物由于栽植過密,通風透光性差,易引發病蟲害。比如紫云大道二側的扁柏每年都有因炭疽病而死亡,新城大道二側的小葉黃楊不時有害蟲爆發成災,豐水湖公園的杜英和濕地公園的桂花等出現不同程度的葉枯病狀。
3.2管理措施不當(1)一些地方的綠化存在養護管理不到位,引起生長環境惡化,導致植物生長不良,各種生理性病害(如黃葉等)加重,病蟲害發生猖獗。(2)很多綠化植物是從外地外省遠距離調入,有的沒有做到適地適樹,從而容易發生各種病蟲害。(3)在城市綠化進程中,野外已生長多年的大樹移植進城,有的因生長勢已開始衰退,加上生長環境的變化,使其低抗有害生物的能力降低,形成了新的危害源。(4)城市林業有害生物協作防治機制尚未建立,防治漏洞大,不能做到聯防聯治,沒有建立有害生物監測體系,防治很難做到“治早治小”。
4治理對策
由于城市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與防治有其自身特點,有害生物的治理應當從栽植管護、管理機制、防治方法等方面綜合考慮治理對策。
4.1栽植、管護對策在選擇綠化植物品種時,要適地適樹,品種多樣,堅持生態優先,盡可能按照自然植物群落的結構規律去構建人工植物群落,建立和諧穩定的生態結構,這樣既增強了城市森林的生態功能與觀賞價值,又提高了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豐城市新梅路二側的綠化工程就體現了這一理念。由于城市綠化植物在地下和地面的生長空間有限,其日常養護管理很重要,比如修枝、澆水、施肥等。養護做的好,可以促進植物生長,提高抵抗力。
4.2機制管理對策要加強植物檢疫工作,嚴防有害生物人為傳播。要建立有效的城市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網絡和信息資源共享的平臺,做到有害生物及時發現,及時預測其發生趨勢,扭轉城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處于被動救災的境地,改變一些地方技術缺乏、信息不靈的情況。要建立城市林業有害生物檔案,各綠化點及城市主要綠化樹種應逐步建立可能發生的有害生物技術檔案,逐年記錄有害生物發生防治情況,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經驗。
4.3防治對策物理防治方面可選擇殺蟲燈滅蟲,殺蟲燈在放置地點和開燈時間上安排適當,既有亮化、美化作用,又有滅蟲功效,這是一種清潔高效的防治方法。化學防治方面應注意合理選擇農藥,盡量選用能保護天敵、消滅病蟲害、污染小的生物農藥;盡量少用或不用廣譜性的化學農藥,經常變化用藥品種和混用配方,以免產生抗藥性;施藥方式上應注重科學、有效、無公害,改進農藥噴霧技術,降低農藥在非標靶環境中的投放量,大力推廣樹干注射輸液滅蟲害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