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營養學論文
作者:胡紅芹 張桂紅 畢韜韜 單位:漯河食品職業學院
1食品營養學教學改革的創新措施
首先轉變觀念,改革以往的教學方法,合理運用現代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以提高教學效果。為保證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著重從以下環節入手。
1.1興趣導入式教學根據每一章節的不同內容,上課之始,給學生通過有興趣的導入式教學,抓住學生興趣,以開展有效地課堂教學。如:講第5章膳食與疾病,一開始便提出很多疾病是與人類飲食結構息息相關的,如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等,然后開始教學,同時在教學中結合書上理論知識,再把導入時用的例子貫穿與理論知識之中,這樣,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讓他們不自覺地去跟著老師的思路去探索新知識,并且參與進來,學習新內容。
1.2有準備的互動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是現在很多課程在改革時采取的措施,教師想既完成教學任務,又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進行互動式教學時,最好做“有準備的互動式教學”。通過前一次課課終時給學生布置課題,讓他們課下用書上所學相關知識,并可以查閱資料完成。課上老師向學生完成情況進行提問,學生也可以向老師提問查閱的資料、查閱相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書上仍不懂的地方。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訓練了口頭表達的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無形中教師有效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也牢記了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1.3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多媒體輔助教學成為當今教育科學及教學手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一些直觀的、形象的視頻展示,其效果也勝過任何語言的描述。通過多媒體信息量加大,合理滿足了這個學習階段學生的知識量需求,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把課件、動畫、相關網絡資料及新聞報道有利于把枯燥的知識轉化成多種形式,利于學生掌握和學習。并能讓學生學習的渠道放寬,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在使用多媒體時,結合課件和每節課教學信息量的要求,適當穿插圖片、圖表、相關網絡例子等,確實能抓住學生學習興趣,滿足了學生學習多樣性需求,同時通過老師提煉重難點,在享受多媒體帶來的好處時,運用教師的力量,又能讓學生抓住學習重點,可謂一舉多得。
2食品營養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措施
2.1針對學校實際情況,轉化重點難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漯河食品職業學院食品營養學教學用的是王麗瓊主編的食品營養與衛生(2008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內容上也比較適合該校學生情況。結合近年來,在一些大中城市,公共營養師作為一項新興的職業,就業前景比較樂觀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把每一章的重點和難點都會在講授時明確指出來,并在每2~3章講完后會針對這些重點難點,將其轉化成一些有興趣的課題項目,學生分組完成,讓學生在下面用所學知識解決,解決過程中他們不斷看所學知識和查閱相關知識,無形中知識就掌握牢固了。然后每組交流心得體會,最后老師評價打分,給出合理的建議,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
2.2注重對實驗部分的考查,納入期末考核,促進教學改革學生通過對各個章節的的學習,把每2~3章節的重點難點轉化成有興趣的課題,把課題完成情況納入期末考核,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動力,促進教學改革。如:學完第五、六章后布置題目:列出自己一周的膳食食譜,并對其進行營養評價,再根據所學知識和自己的身體情況(如:痤瘡、便秘)對食譜進行改進,最終設計出適合自己身體所需的一周食譜。每一次的實驗報告成績會計算到他們的最終期末考試成績中,這樣就能督促學生及時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并能學以致用,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一定的理性認識,有利于培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促進了教學改革良好運行。
2.3鼓勵多渠道學習,及時學習最新營養知識,進一步完善營養知識框架書中的知識畢竟有限,可以鼓勵學生會運用電腦、圖書館等工具,查閱更新更全面的營養知識,同時適時聘請營養專家開設專題講座,使學生及時拓展學習最新營養知識,進一步構建營養知識框架,縮短學校與社會就業的距離。同時對以后打算從事相關工作的學生,鼓勵他們在學校考取營養師證書,節省時間。
2.4創建實踐基地,進入社區為人民服務,可以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營養學課堂教學后,充分發掘有利資源,創建實踐基地,可以進入社區為人民服務,開展調查問卷,為人民解決生活中出現的飲食疑問,和糾正一些不良飲食習慣,宣傳良好的飲食習慣,把不會的問題記錄下來,回學校后查閱資料,這樣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熟稔營養知識運用,明白所學知識的應用,也會進一步激發他們以后自己繼續學習的興趣,可以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4]。
3結語
總之,現代食品事業的發展,促進了人們生活餐飲理念的轉變,追求科學的膳食習慣以及合理的營養搭配,是當今社會現代文明不斷發展的需求。現代學校食品營養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是現代教育全面發展的總趨勢。新形勢下,通過改革食品營養學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全面培養現代化的高素質人才,有利于構建現代食品營養學高效教學模式。對于促進現代社會食品行業的發展,提升人們飲食結構的科學性,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