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學前教學論文
本文作者:張瓊輝 單位:湖南民族職業學院
學前教育也是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教育始終要面向就業。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夠順利就業,直接勝任崗位要求。教學大綱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或成敗,制定大綱科學合理的教學大綱是培養學生就業本領的前提因素。時代在變,人們的成長學習和成長的環境也在變,社會需求更是在變,因此教學大綱必須要與時俱進。美術教學大綱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及時調整,目前多數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大綱中美術課程設置都不完善,三年制中職、高職與五年制高職沒有區別,管理方向、藝術方向與綜合方向的安排也是一樣。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學生必須具備與兒童相關的基礎知識、兒童教育知識及教學技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好這些內容已經很多了,但還要學習藝術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藝術包括語言、音樂、舞蹈、美術,如果是三年制中職、高職生學習的話,要學好學扎實,達到專業水準,這是無法做到的,因為學生一般都是零基礎。目前幼師專業一般分管理、藝術與綜合三個方向,側重點就會有所不同,因此在藝術課程方面,我的總體建議是藝術方向的美術課程在大綱中必須增加分量,要體現在課程設置、考核要求及教學管理方面。管理方向的美術課程在大綱中則只需在課程教學內容上突出少兒美術教育理念、幼兒園環境創設及美術教學教務管理等內容即可。綜合方向的美術課程在大綱中只需要開設最基礎的兒童美術課程,突出兒童美術內容和技能的廣泛性即可。這樣做有利于教學大綱的的優化,培養出來的學生才具有針對性。
課程設置分類型細化
在本科院校,音樂系包含聲樂、器樂、舞蹈等專業,美術系包含油畫、國畫、版畫、水彩等專業,每個專業都包含有相應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這不難發現音樂和美術其實都是個大課程。目前高職院校藝術類的課程設置普遍對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視程度還不夠,課程數量偏少,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還不夠,選修課程的數量少且面窄,時有照搬本科課程的現象。一直以來,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類課程還算比較細,有聲樂、鋼琴、舞蹈、幼兒舞蹈創編等,但美術類課程只把手工單獨提出,就是美術與手工兩種。在安排時美術課程名稱一般是以美術及教法(一)至(四)或美術(1)至(8)來區分的,手工基本相同且只安排一學期。其中美術沒有明確哪個學期具體要學什么,完全是任由教師自己安排。要使教學有針對性和實用價值,就必須面向幼兒園或少兒美術教學實際,安排跟少兒美術學習相關的內容。首先在理念上必須明確少兒美術和專業美術(或成人美術)是兩個不同的領域,有較大的區別。少兒美術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心智與靈氣,即習慣、性格、思維力、表達力等,重點不是繪畫及其技能本身。因此根據調查和實踐,建議將美術分為簡筆畫、基礎線描、基礎手工、高級線描、幼兒色彩、寫字、幼兒版畫、幼兒國畫、創意文字、教學法、環境創設、美術考察、墻體彩繪、兒童陶藝、DIY手工、卡通漫畫、少兒素描、少兒水粉、少兒水彩、少兒油畫、基礎素描、基礎色彩等課程。這樣定位明確,目標清晰,有利于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及科研。同時可以把這些課程分成必修和選修兩類,以求更科學合理。根據社會的需求、少兒美術課程的要求類型、學生學習的特點與發展規律,建議各學制的美術課程類型從難易程度、必修與選修等方面進行拓展和安排。每期可以安排三類美術課程,去除一些無關緊要的課程或減少一些課程的課時,以達到合理和科學化。
教學學期計劃分類歸類一體化
目前全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大綱的美術課程安排的不規范,導致美術教學都是以各個學校的老師為中心,各自為政,就算課程相同,由于教師本身研究程度的不同及教工齡的長短不一,致使同學制、同年級、同課程的學期計劃區別較大,其教學效果或學生水平存在差距。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教材五花八門且有針對性較強的極少就是重要的因素。而近幾年來也沒有相關組織研究不足這方面的問題,加上教師隊伍的不穩定,研究沒有延續性,此情況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要解決此問題,則建議有關部門盡快組建專門的研究力量教研團隊,從大綱到課程一步步、反反復復修訂和完善,達到同學制同年級同課程的學期計劃內容統一。就個體學校而言,學期計劃是完成教學目標的中心線,應由教研室把關。相同的學制、方向、年級的班級,每個課程的教學計劃大體都應該相同,具體細節和內容可有適度區別。在制定計劃時,建議上相同的學制、方向、年級、課程的老師集體研究和制定教學計劃,甚至集體備課,資源共享,達到每種課程學期計劃分類歸類一體化,促進教學資源的最優化。
教學時間集中分段化
美術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課程類,它美術是培養兒童創作思維的重要途徑最佳方式,這決定了美術在整個課程結構中的比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一個學期一般為16周左右,30多節課分散到每周2節,其效果一直不佳。美術課重在實訓,實訓的作用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美術是門技能課,學好它既要長期練習也要大量練習即強化訓練。對于零基礎且在校時間有限的學生而言,最好的方式是把專業課學習時間集中,每次練習的時間適度增加,而且要連堂上課。美術類課程理論知識其實不多,占用的時間也不需要多,關鍵是理論的運用和掌握需要時間去實踐和消化。畫畫需要時間,這是公認的。一個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到靈活運用的過程不是一兩個小時就可以達到的。另外,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美術課包含了手工在內的所有內容,如前面提到的簡筆畫、基礎線描、基礎手工、高級線描、幼兒色彩、寫字、幼兒版畫、幼兒國畫、創意文字等課程,這是當前社會上常見的少兒美術學習內容,作為未來的幼師要盡量多的學習這些美術,但在每周2課時的有限時間內,要安排這么多內容是不合理的。因此建議美術課一周安排6節。如果時間集中了,課程學習跨度必定縮短。一類美術課程6周可以上完,一個學期安排三類美術課程是完全可以的,這就是集中與分段課程學習安排。這樣有很多好處,一是解決了課少訓練不集中而至學習效果不佳的問題;二是老師有了科研的時間,不是整個學期每周都被上課分散精力;三是學生美術學習的內容增加了,彌補了原來教材上與教學時知識混亂無序、訓練無量無質的缺陷;四是美術考查展覽時間上合理了,豐富了校園文化活動,解決了美術展覽集中在期末導致場地緊張、影響學生期末考試、沒觀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