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物流管理論文
作者:熊愛珍 徐寶勤 余愛云 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改革
順應國家高職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為了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目標,寶雞職業技術學院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采取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改革,與物流企業專家形成專兼結合的課程建設團隊,一起編寫開發《物流管理實務》、《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物流企業會計》、《物流運輸實務》、《物流營銷實務》等5門工學結合優質核心項目化課程,開發《物流管理實訓》、《倉儲與配送管理實訓》、《物流企業會計實訓》3部校本教材,實現課程內容與物流職業標準相對接,提高教材推廣普及性。利用“現實的教學平臺和網絡教學平臺”兩個平臺進行課程建設,建設教學資源庫,實現教學資源共享與集成度和開放型。
校企深度合作,加強建設仿真性、生產性、開放性實訓基地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與陜西物流采購與聯合會深度合作,加強仿真性、生產性、開放性的陜西省經管物流多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按專業基礎實訓、專項技能實訓、專業綜合實訓和生產頂崗實習四個層次建設“多環節、多崗位、多流程”的校內仿真實訓基地,可以進行會計、營銷、訂單、信息、倉儲、分揀、包裝、配送、ERP管理、電子商務、網絡營銷、金融服務等綜合操作,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依托寶雞經管類專業職教集團,整合資源優勢,改革校企合作的體制機制,在與寶雞蒙牛集團、康龍物流、華譽物流、寶雞郵政物流、寶煙物流、寶雞車站貨運處、陜汽物流、寶商佳美家超市等單位開展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深化“產業+企業+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校企共建機制,打造教學、育人、就業、服務四位一體的校企合作機制,實現多方共贏。
崗位對接,實施“雙證制”的“校中工廠”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將國家物流師職業資格標準和職業技能鑒定標準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實施“雙證制”,“訂單式及“校中工廠”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打造“職能定學、工學交替、理實一體、課證融合”的技能人才培養方案,雙證率達100%。
基于校企合作,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通過內配外引,聘任(聘用)1~2位具有物流行業影響力的專家作為專業帶頭人,引進物流企業3~8名能工巧匠和物流技師擔任物流管理專業兼職教師,進行現場或網絡遠程指導實踐教學;教師定期到優秀物流企業(如華譽物流)頂崗掛職鍛煉,切實提高教師實踐技能,達到雙證書雙能力,力爭3~5年建設,雙師型率達到85%,“雙師結構”特色鮮明。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對策及建議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對策及建議:有打造地方專業特色;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及準確定位、健全校企合作機制體制,盡快出臺增強企業吸引力的政策制度;建立仿(全)真教學環境,豐富“體驗式”教學手段;加強校企課程團隊建設,創新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改革;增強地方專業特色為重點,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加強兄弟院校之間的交流,共同提高職業教育水平;以賽促教,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適應經濟發展,調整物流專業方向;深化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改革,建立激勵機制。
總之,基于校企合作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方案的探討,在正確定位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就業去向的基礎上,適時調整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及教學方案,重構課程體系與教學組織,深化體制機制及教學改革,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打造物流專業地方特色,突出崗位技能的培養,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為當地物流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