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眼科臨床論文
作者:曾思明 李敏 李莉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
培訓方法
1眼科顯微手術基礎理論教學在動物眼進行眼部顯微手術操作培訓之前,首先進行眼科顯微手術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操作技能講授,使年輕的眼科醫生手術顯微鏡操作有所了解,介紹顯微手術器械和材料的操作及使用,并利用多媒體和手術錄像介紹具有代表性的常用眼科手術方法。
2眼科顯微手術培訓教室作為健康快車C&A培訓中心,眼科顯微手術培訓教室配備有4臺蘇州六六視覺YZ20T4型雙人雙目手術顯微鏡,有手術操作工作臺和顯微手術教學培訓的眼球固定臺、顯微手術器械和超聲乳化儀,可以同時進行4名醫生的操作培訓,并以此作為眼科顯微手術培訓班的培訓基地。
3顯微操作技能培訓動物顯微手術操作培訓需要有一定經驗和責任心的帶教老師進行指導。利用新鮮的豬眼,對參加培訓的手術醫生進行顯微手術操作訓練,首先把豬眼固定在顯微手術教學培訓的眼球固定臺上,在眼科顯微鏡下練習眼科手術常用的切開、顯微縫合、制作鞏膜瓣、撕囊練習及各種手術操作;已掌握白內障囊外摘出術的醫生則可練習環形撕囊、超聲白內障乳化手術操作;由教師講解練習的難點,參加培訓的手術醫生跟隨教師示范在顯微鏡下操作,老師對操作進行點評,尤其是分析失敗的原因。在實施人眼手術前必須積累相當量的動物實驗經驗,以期通過在動物豬眼球上模擬人眼的各項手術操作步驟,體會到手術技巧及操作要領,養成嚴格遵循操作技術規范的良好手術習慣,減少并發癥發生,為成功地過渡到人眼手術提供可靠保障。
4建立嚴格的培訓制度參加培訓的手術醫生只有在動物眼手術考核合格后,才能做臨床眼科手術的助手。在做有經驗的手術醫師的助手時應對術者的手術操作認真觀察,揣摩每一步手術技巧,領會其各操作要領,做到對手術各個環節、細節了然于心。最初的人眼手術應由經驗豐富的高年資醫師帶教完成,而后根據情況由分步放手逐漸過渡到獨立完成整個手術,這一過程也是手術醫師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提高的過程。帶教醫師邊手術邊講解手術步驟及難點,培訓過程中帶教老師就手術相關理論和實際操作技巧進行系統講解,并且可通過手術示教系統和多媒體系統對手術錄像進行觀看和分析講解,指出失敗的原因和處理的正確方法,使參加培訓的手術醫生術中面對并發癥出現時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順利完成手術??茖W地制定培訓計劃及實施規程,并對有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作出處理預案和預防措施,才能確保培訓過程中手術安全和高質量地進行。
結果
全部培訓者基本顯微手術操作比較準確和熟練,能在帶教老師指導下應用手術顯微鏡完成翼狀胬肉切除、白內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狀體植入術、青光眼小梁切除等手術操作。
討論
健康快車從2005-12開始建立第一個顯微眼科手術培訓中心起,到現在已在我國建立起15個顯微眼科手術培訓中心。作為第二個成立的健康快車C&A顯微眼科手術培訓中心設有專用眼科顯微手術培訓教室,利用健康快車提供手術顯微鏡建立眼科顯微手術培訓平臺,為未熟練掌握眼科顯微手術的年輕眼科醫生、進修醫生和實習研究生提供練習機會,并為已掌握白內障囊外摘出術的醫生學習超聲白內障乳化手術操作提供便利。眼科手術大多是在顯微鏡下進行的,手術操作精細,對手法技巧的要求很高,是一種很精細的手術,需要有較高的手術基礎。年輕眼科醫生的實際操作鍛煉不太可能直接在患者的治療中進行,因為稍有不慎會導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如何使剛畢業的醫生和學生能夠盡快地掌握手術技巧,如何面對眼科技術的飛速發展,學會和掌握新手術技巧,這是許多眼科醫生所面臨的一個問題,也是提高眼科學教學效果的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1]。
臨床技能培訓,尤其顯微操作技能培訓是眼科住院醫師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成為一名眼科專科醫師必須具備的技能,這個學習過程應該把模擬訓練、動物實驗和實際手術學習相結合[2]。隨著現代教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互聯網和虛擬教學在眼科??漆t師顯微手術培訓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多媒體技術、互聯網和模擬技術在眼科??漆t師顯微手術培訓中具有獨特的應用價值。多媒體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用直觀、形象的視聽效果激發學員興趣,留下形象直觀的印象[3];互聯網能給學員最大的學習資源。動物實驗的操作感覺接近實際手術,由于取材和具體操作的限制比較適合進行縫合及切口制作的訓練,模擬手術適合進行規范性操作及完整手術的訓練[2],手術模擬器能讓??漆t師在模擬環境中反復練習,提高顯微操作培訓的質量[3]。近年來,虛擬仿真技術不斷發展并被應用到醫學教學中[4],計算機驅動仿真模擬手術系統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真實患者應用于臨床教學,部分彌補了臨床實踐機會的不足,并具有一些真實臨床實踐不能比擬的優點,如反復訓練、過程重演等。眼科手術歷來以其精巧細致而著稱,一刀一剪、一針一線都應按照一定的手術原理和操作規范來進行,要求步步到位、處處準確,否則將導致手術失敗而背離手術目的[5]。在西方國家,眼科??漆t師的培養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在我國,過去絕大多數眼科臨床醫生的手術技能是在工作后通過上級醫生以“師帶徒”的形式傳授或通過“自學”獲取,基本上沒有經過正規的系統理論學習和手術操作技能的規范化培養或實驗培訓,因此畢業工作后臨床適應和提高時期較長,也影響了其手術技能向更高水平方向的發展[5]。因此,2007年衛生部頒布的眼科專科醫生培養標準細則明確要求,通過眼科住院醫生的培訓,使受訓者手術操作比較準確和熟練,顯微操作合格,完成各種常見的內外眼手術。
我們利用健康快車提供手術顯微鏡建立眼科顯微手術培訓平臺,對年輕眼科醫生、進修醫生和實習研究生進行顯微手術操作培訓,在顯微鏡下對豬眼進行手術操作,使他們提高自己的顯微手術水平。并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員們掌握復雜性顯微手術操作的基本知識,再給學員們實踐的機會,而后根據情況在臨床上由分步放手逐漸過渡到獨立完成整個手術,這種眼科顯微手術技能培訓模式深受他們的喜愛,達到了眼科??漆t生培養要求和繼續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