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婦產科論文
作者:張新紅 王盤妹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婦幼保健院
建立無懲罰護理缺陷報告制度:護理部統一設計《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登記本》,內容包括事件發生的日期、時間、班次、工作年限、客觀過程、原因及后果,并將不良事件呈報納入病區護士長的工作職責,以使護理部能及時、準確收集到病區在用藥治療過程中現存的風險信息和潛在的風險問題,確保風險事件能及時、如實呈報,營造科室“安全文化”氛圍,培養全院護士風險防范意識和對用藥流程再造內涵及意義的認識。
建立安全有效的用藥護理流程:根據給藥原則,抓住三查七對這個基本要求為切入點,細化三查七對的具體操作流程,從醫囑輸入、轉抄治療輸液單、醫囑核對,到加藥、靜脈輸液、更換輸液、發口服藥;從危急癥孕產婦的搶救到醫生下達口頭醫囑的執行等每個環節都制定了詳細的操作流程。如《靜脈輸液流程》,《輸液更換流程》,《口服給藥流程》,《醫囑核對流程》,《口頭醫囑執行流程》,《婦產科特殊藥品管理流程》等。首先選擇產科、婦科各一個病區進行1個月試點,以方便醫生、護士執行減少用藥治療缺陷為準則,得到試點科室醫生、護士的認可后形成規范的《護理給藥流程的手冊》。然后組織全院護士培訓,用護理講課、護理查房、操作示范、情景劇表演等形式,加深臨床護士對給藥操作流程的掌握,用藥流程再造在臨床順利推行。
制定婦產科特殊用藥標識及使用規范:如催產素誘導宮縮引產,妊娠高血壓硫酸鎂靜脈滴注降壓治療,過敏體質患者使用抗生素等,制作各種醒目藥物標記,懸掛在患者床邊,起到護患雙方提醒和警示的作用,護士在巡回護理患者時一目了然,孕產婦本人及家屬也高度重視,防止由于醫生、護士交班不仔細而發生意外情況。同時為了防止拿錯藥,對于婦產科的一些特殊藥物實行單獨存放,用醒目標識貼在存放藥品的柜門上,并且全院各科統一存放地點,醫院內新上崗護士、轉科護士能很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縮短適應期,勝任護理工作。
建立護理流程再造后的檢查考核標準:護理部根據規范手冊分析考核標準,每月重點進行全院護理用藥流程的落實情況和質量檢查,對落實不到位的個人、科室進行單獨跟進調查,了解執行中的難點,如果是流程不合理增加了護士的工作,再進行反復修改,在不違反相關醫療、護理常規制度的前提下簡化流程,取消多余環節,逐步完善各項制度與流程。
護士用藥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得到較大提高,護士自身價值得到較好提升。通過用藥流程再造意識,增強了護士防范和識別用藥安全的意識及能力,提高了護士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強了護理人員的責任感,護理人員由原來的怕出錯到現在的積極思考潛在的風險因素,對可能出現的用藥差錯環節,讓護士共同參與改造,在遇到不熟悉的藥物時能主動閱讀藥物說明書,與醫生共同把好用藥質量關,既豐富了護士的相關藥學知識,使所學知識得到充分應用,實現了自身價值,又保障了患者的用藥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完善了婦產科用藥安全流程,規范了護理行為。通過婦產科用藥安全的護理流程再造,使輪科護士和年輕護士更快掌握了??朴盟幍闹R和護理操作技能,在處理危重癥患者時能有條不紊,減少了盲目緊張情緒。護理工作的對象是人,任何不規范的護理行為,最終的受害者都是患者[3]。通過用藥安全管理和護理流程再造,強化了護士風險意識和責任心,明確了職責范圍,克服了隨意性,使護理行為規范化、合理化,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有效降低了護理用藥差錯的發生。
護理管理者的觀念得到了較大的轉變。護士長由原來的怕呈報護理缺陷轉變為現在的積極呈報,及時地將工作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呈報到護理部。護理部也轉變管理理念,從原來重視對發生問題的護士進行處罰到客觀地認識護理風險的存在,注重對風險因素的分析和對不合理護理流程的改進或再造。并且統一制定了用藥差錯上報細則及考核管理辦法,避免了平時護士長在管理過程中怕得罪人的為難情緒,體現出公平、公正、公開管理的意識,并積極思考潛在的風險因素。
提高了護理質量,護理風險管理水平,重視對護理用藥過程中不安全事件的管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率[4]。護理流程再造是以患者為中心和以質量為核心的管理手段,從尊重患者、關懷患者出發,對護理服務的每一環節、每項技術操作都注入人文關懷,因而將風險管理與護理流程再造結合起來,能使各項護理工作流程得到進一步完善,從而更好地保證護理服務質量,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用藥流程再造后,雖然護理用藥差錯發生率已大大下降但仍有發生,護士工作的責任性、主動性還需進一步提高;護理管理者需不斷創新管理理論,樹立服務意識,用科學有效的管理規范為護士創造安全的職業環境,提高護士對規章制度的執行力,提升護士的職業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