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語文實踐論文
作者:劉永臻 單位:日照市東港職教中心河山分校
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有一種美的享受、情的陶冶,而且學生的自我表現力也在逐漸增強。只有合理地改變傳統的語文課堂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們在活動中提高語文學習運用的能力。為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有所發現、有所言說,我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積極創設教學情境,科學設計教學內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充分發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本互動的效應,從知識點的掌握到能力的訓練,從文本的解讀到情感的教育,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只要課堂上給予學生表現的機會,他們往往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意外的驚喜,諸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問題進行闡述和補充,或者根據自身的感受提出不同問題并進行解析和佐證,都是精彩迭出的時刻。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堅持每節課組織“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全班同學按照順序自擬題目演講,并由學生點評,教師總結,堅持演講活動,能讓每位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
強化書寫訓練,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造成許多學生漢字書寫不規范,字跡潦草,錯別字屢見不鮮,如不加以改正,對未來工作和就業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國的方塊字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熟練的寫字技能和具備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是現代公民應有的基本素養。因此,我要求每位學生每一個學期必須練一本字貼,定時布置作業,定時檢查,及時總結反饋,把有進步的學生作品張貼出來,激發其他同學的書寫興趣。語文教學要求學生寫一手漂亮的字,這不僅是書寫形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培養嚴謹的學習習慣和認真學習態度的前提。語文教學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基本的寫作,教師在平日教學中能感覺到學生說話思路不清晰,前言不搭后語,語無倫次,這實際上反映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問題。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題,在教學中結合教材中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內容設計相應的作文訓練項目,每周定期組織學生寫作訓練,要求學生把內心的故事說出來,培養學生即興演說的能力,使其思維條理化,以達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除此之外,還應該讓學生學一些應用文體的寫作。應用文是人們生活、工作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字工具。會寫常用的應用文是學生今后走向社會所必備的基本技能,從條據類到書信類,從公文類到表格類等等。還有讓學生開學時制定學習計劃,學期結束時寫總結。在一些重大節日到來時,開展給親朋好友寫祝福短信比賽,并在黑板報上刊出。學校的各種活動比較豐富,學生可以結合這些活動,寫出各種應用文,如活動通知、新聞采訪、調查報告、下鄉活動總結等。
語文課要與專業課相結合,強調知識實用性
職業中專的學生是接受完學校教育后要走上工作崗位的群體,所以教師在上語文課時要注重實用性,要與學生的專業課結合起來,催化學生學習的興奮點,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語文教學中除了對學生進行基礎教學之外,還應注重語文知識的專業性,才能使語文教學更具實效。這就要求語文老師事先對所授班級的專業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學生即將從事或能從事怎樣的工作,工作中將會用到什么樣的語文能力,而不是茫然地進行完全沒有專業特性的大一統教學。比如市場營銷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銷售、產品市場開發服務等工作,因而這類專業學生的語文教學應側重于文字描述能力的培養,即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老師也應加強學生字詞的積累,多進行即興創作思維的訓練,進行情景口語教學,培養學生簡潔準確和優美的描述能力,并增大此專業學生的課余閱讀量,多進行文學作品的熏陶和鑒賞,增強審美感受力等等。對電子商務專業可教授學生學習寫商業信函、公文、實驗報告以及學生找工作時的個人簡歷和求職信等,這些都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必須準備的一些技能等。
所以,我們職業學校語文教師應該充分把握中專學生在校期間僅有的語文課時,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通過尋找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習的結合點,嘗試把語文教學還原為個體體驗,最大程度地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及為專業服務的宗旨。
強化口語訓練,傳授人際交往知識
職業學校的學生接受完學校教育后要走上工作崗位的群體,口語交際能力應該是必備的。所以教師在上語文課時要注重實用性,要與學生的專業結合起來,催化學生學習的興奮點,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口語交際訓練落到實處。首先,要讓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建立一種樂觀向上、主動好學、富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從朗讀入手,循序漸進,先讓學生開口講話,然后通過介紹自我、講故事、詩歌朗誦等活動,讓學生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比較完整地講述和朗讀,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暢。比如物流專業班級授課時,課前3分鐘留給學生自由發言,內容可以敘述發生在班級的事情、哲理故事、議論時政觀點等,再就是讓學生復述課文,在課堂上提問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準確。再次,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與人相處,營造和諧人際關系。作為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經常性地、潛移默化地把人際交往知識傳授給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時刻引導學生,懂得尊重他人,真誠與人交往。在與人交談時,要學會傾聽,不能做出心不在焉的樣子。與人初次相見,先送上一個微笑,微笑能沖淡緊張的氣氛,使矛盾消除、化解。與人交往時,學會求同存異,用“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理智地處理交往中的挫折和失敗,學會自信地與人交往,為職場走向成功奠定基礎。
總之,中職生所能達到的語文素養的水平,對其以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具有重要影響。他們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以及對自身發展空間的拓展至關重要。因而,中職語文教學必須突出實用性特點,從學生當前實際狀況和未來就業的需要出發,將實用性教學與各項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活學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