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聲樂教育論文
作者:姚穎駿 單位: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
現如今的學生逆反心理比較強,大都追求自我個性,所以作為當今的教師就應格外重視這一點,不應再用以前的落后教學法,作為老師在說話措辭上更應照顧到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語言委婉,要以帶動學生的自信心為重要目標,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自信、和諧、舒暢的學習環境。同時在后期加大一些學術研究等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而在此時師生間的關系必定是朋友式的,雙方更多的是一種平等的交流與探討。另外要使聲樂教學取得非凡的成果,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教學條件和良好的聲樂學習氛圍,因此,除了主觀因素之外,客觀的一些條件也是舉足輕重的。而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聲樂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專業的要求:為了跟上飛速發展的時代腳步,聲樂教師必須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不斷的學習來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來適應全新的教育需要,從而造就新一代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聲樂有異于其他學科,并不是說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報,更多的是取決于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因此就有人說:對于學習聲樂而言,只有天生條件好,樂感好,同時擁有一定的音樂素養,再加之老師后天的淳淳教導,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否則即使老師的聲樂知識再淵博,方法再科學得當,估計也不過如此,最起碼想在短時期內取得非凡的成就應該是希望渺茫。因此,對于學習聲樂的人選必須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拔。在關注學生外在條件及嗓音等各方面條件的同時,更應該加強對學生音樂基本素養的重視,同時又要對學生的文化成績提出一定的要求,因為一個沒有文化修養的人,那么他的音樂修養和對藝術作品的理解表現絕對是有極大欠缺和不足的。所以作為新一代的有思想有見解的聲樂教師,為能真正地選拔出文化素質和專業素質俱佳、思想品德優良和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下一代從事聲樂藝術接班人,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因為音樂藝術既是最大眾化的藝術,又是最高雅的藝術。而要真正懂得音樂、欣賞音樂,學生必須具備全方面條件和素質。
老師得當的施教能力堅決不容忽視
正所謂有效的聲樂教學是培養下一代優秀音樂人的靈魂之所在。能在學習的旅途中遇到一位優秀的專業教師,對于聲樂學生來說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因此,這就對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又有一個新的要求,聲樂教師需要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在教學中積累經驗、不斷的充實自己,切實加強聲樂教學能力。
首先,作為聲樂老師必須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因為要想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明白且領悟所教內容,那么,老師自己首先得有一個正確的方法兼以清晰的思路,以及簡單易懂的語言表達,假如教師本人對于所教內容都是一頭霧水,腦子里一片混亂,說話也顛三倒四的,那么就注定了這次教學最終只能以失敗而告終,因此作為聲樂教師,尤其是剛畢業的年輕教師,缺乏經驗和體會,更需要通過各種渠道來學習和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其次,聲樂教學過程是集唱、聽、模仿、體會、琢磨、表達等于一體的過程。這眾多的條件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因此,每一項都不容忽視。學生不僅要通過聽覺來聆聽老師的示范和講解,還要把自己的領悟和體會通過演唱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時學生就應該通過聽來模仿老師的方法,但這又不能只是盲目的追求音量上的相近,更多的是技巧和方法。這就是師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過程,兩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接著,是老師的因材施教能力。正所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就每一位聲樂學生的條件、情況、問題也都是不一樣的,面對不同的學生就應該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能一套方法走到底,這樣絕對的誤人子弟,不見成效。所以作為老師,我們這時就應該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問題并且運用與其相適應的方法來予以糾正。
然后,是聲樂老師的綜合能力。不能說是聲樂老師就僅僅只會唱歌,這樣太過純粹和片面。聲樂老師應該具有各方面的能力,譬如良好的視唱能力、充足的音樂理論知識、較強的即興伴奏水平等等,應做到面面俱到。這絕對可以說是上好一堂聲樂課的點睛之筆。這些能力都是極其有必要的,可以在無形中是學生的綜合水平得以提升。是聲樂課的教授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就是文化素養了。作為一位聲樂教師,擁有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身后的文化底蘊絕對的有必要。我們不能傳統的認為教聲樂就只是一味的只知道唱歌,沒有對歌曲內涵背景的深刻理解就無法準確到位地去闡釋一首藝術作品的靈魂。人是需要全面發展的,文學修養、史學修養、語言修養、美學修養和音樂理論修養,對于闡述這種藝術都舉足輕重,它不僅更有助于自身對音樂作品的不同理解,同時也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在學好聲樂的同時還能達到拓展知識與視野的效果。
“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必將使教學效果顯著
所謂教學,是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緊密結合的產物,教學從來都是師生共同完成的,因此二者的密切配合與良好互動就決定了其效果的成敗。
一直以來的聲樂教學都過分注重老師與學生的身份角色,總把自己凌駕于學生之上,覺得老師就是老師,就要高高在上,對學生進行各種嚴厲的抨擊和斥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過分地重視作為老師的權威性。殊不知,這樣的教學太過古板和專制,只會適得其反。容易讓學生產生恐懼的心理,不僅沒有成效,而且學生心里會有陰影,久而久之學生的發展能力和空間則在無形中被遏制,嚴重的則會喪失對聲樂學習的興趣,這對于他們之后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威害。所以想要看到教學成果,則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新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師生關系。與其說是師生,不如像朋友一樣來交往,多一些平等,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民主,多一些和諧,建立一種良好互助的合作關系,這樣的教學絕對是會被廣大學生乃至于家長所接受和提倡的,所以應該得到大力的推廣和實施。以上就是我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聲樂本科生,即將邁入講臺的一些拙見,希望有助于今后的聲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