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森林保護論文
作者:蘇其林 單位:云南省瀾滄縣林業局林業技術推廣站
1可持續林業的標準
可持續林業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生活的人們,為了獲取自身的利益,不是對林業進行過度開發,而是合理地對林業的價值進行開發。目前,關于可持續林業發展的評價標準主要包括以下5個,即生物多樣性、社會經濟利益、森林穩定性、水土質量、生產力。而且這些指標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呈階段性變化[5-6]。
1.1生物多樣性合理地在潛在的森林中對更多的林木進行保留,可保護樹種的多樣性。目前,在森林潛在生產總量中,森林的保留量為65%左右,其余部分主要用于建筑用地與農田等用途。應采取合適、有效的管理措施,對試驗林進行統籌經營,以在森林的經營中實現產出與價值的多樣化,促使森林的穩定。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地方,可集中營造具有特殊用途的專用林[7]。
1.2社會經濟利益當人們開始對環境的重要性有所意識的時候,即賦予了農田和森林更加豐富的美學意義,其不再是生產型。某些農場不是對產品的產量過分注重,而是更注意綠色產品的生產以及傳統農村生活方式的維持。要實現生活方式達到富于美學意義的目標,應統籌對森林進行經營,這就對農村基礎設施與相關技術從事人員有較大地需求,而這些人不是為了生產大量的食品和木材。
1.3森林穩定性森林穩定性是指在森林中生存的生物抵抗力較強,足夠對火災和破壞性的病蟲害進行有效地抵御,進而促進環境穩定的標準。在影響森林穩定性的因素中,病蟲害的作用比較明顯,另外,一些外來植物的入侵也會對森林穩定性造成影響。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由于外來植物的入侵,影響了當地植物的生長,進而導致森林密度發生變化,破壞了森林系統的生態平衡[8]。
1.4水土質量目前,世界上水土流失現象較為嚴重,流失面積在地球總面積中所占的比例達到13%左右??沙掷m林業的快速發展可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通過采取植樹造林等方式,可減少土壤侵蝕現象,提高土壤的生產力,減少因耕地及放牧等造成的土壤侵蝕、養分損失等。
1.5生產力目前,人類從森林中獲取的主要產品是木材。因此,森林結構和可持續發展的潛力直接受到木材豐產與否的影響。采取集約栽培等方式進行培育的木材直接與采取統籌經營等方式進行培育的低質量木材進行競爭。采取其他的經營方式,會另外收獲一些優良的產品,如桉樹林,可收獲果實。集約的經營方式可廣泛應用于大部分地區,其他的培育方法只能在適合的地方使用[9]。在一些可以妥善解決統籌管理費的農村地區,若想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應通過長期的輪伐和撫育等措施,獲得高質量木材,促使收獲和消費的平衡。采取統籌經營的方法,可實現木材應用的多樣化,逐漸對生物的多樣性進行提高。
2瀾滄縣可持續林業發展對策
通過對森林進行健康經營,首先促使整個林業體系實現生態功能和經濟效益的協調持續發展,在對森林保障體系安全性提高的基礎上,顯著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的社會經濟承載能力[10];在所有林場中全面對森林健康措施進行推廣,建設不同類型的森林健康經營示范區,促使國有林健康水平和功能的提高;通過對森林進行健康經營,增加區域內的森林面積,調整林種、樹種的結構,恢復和有效地保護原有的地帶性物種,發揮健康森林的主導地位;減輕水土流失,豐富生物多樣性,減少自然災害,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建設協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加大監測與科普宣傳的力度,主要包括林業有害生物監測、林分固定標準地、生態監測點和GIS信息管理系統等的建設。開展一系列的研討探索,如森林健康評價因子及指標、森林經營模式研討探索等。
2.1配套改革穩步推進為鞏固主題改革成果,瀾滄縣配套改革工作圍繞建設“一個中心、兩個市場、四個服務體系”的目標任務積極推進。建立了縣林業服務中心及信息平臺。積極開展林業信息發布、林權證變更登記、林權證抵押貸款、流轉政策咨詢,受理委托林地、林木資產評估等[11]。
2.2積極轉變發展觀念瀾滄縣造林工作重點轉移到實施中低產林改造、特色經濟林(核桃)建設方向,以提高林地生產力為核心,優化森林結構,提高林分質量,改善生態環境,發展山區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不斷提高林業產業總產值打好基礎。
2.3落實退耕還林政策積極引導督促退耕還林農戶開展造林地撫育管護,按期開展造林成效檢查驗收,切實加強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認真組織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封山育林項目[12]。
2.4加強林區病蟲害監測全面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蟲情監測網絡,完成了市、縣級松毛蟲測報點建設,并配置了一批監測設備,林業有害生物測報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得到加強。
2.5開展采脂培訓與監督積極開展松脂采割監督指導,加強技術培訓,嚴格實行《松脂采集上崗證》制度,堅持按規程采脂。加強《松脂采集規程》宣傳,積極引導群眾合理利用松林資源。加大采脂檢查力度,及時制止、處理違規采脂行為。規范國有林采脂行為,簽訂松脂采集轉讓協議,按規定收取采脂權轉讓費。積極開展采脂資源調查,及時調解采脂糾紛。
2.6發展多種林業產業類型在瀾滄縣可持續林業發展規劃中,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一是發展生態化竹產業。結合普洱市《關于發展竹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意見》,規劃發展竹產業3333.33hm2,項目主要安排糯扎渡、發展河、勐朗、安康、竹塘5個鄉(鎮)實施。經營方式以規模經營與分戶經營相結合,圍繞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竹林資源培育為基礎,科技創新為依托,產品開發為基礎,突出發展筍用林和筍材兩用林基地,推廣優良鄉土竹種。二是實施高效核桃產業。結合實施優質高效核桃基地建設,規劃實施1.33萬hm2核桃產業基地,項目覆蓋全縣20個鄉(鎮)。經營方式以分戶經營與規模經營相結合,“誰種誰有誰受益”,以分戶經營為主,也可實行聯戶經營或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建立經濟聯合體統一經營,村民投工投勞,收益分成。三是完善橡膠項目。選擇立地條件適宜橡膠發展的地段規劃種植橡膠3333.33hm2,項目主要安排糯扎渡、南嶺、謙六、大山、富東、文東6個鄉(鎮)實施。經營方式為分戶經營與聯戶經營相結合。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