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國防教育論文
提高思想認識,不斷完善國防教育基礎,提高大學生國防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
要樹立國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將其納入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要深刻認識國防教育在育人過程中的重要功能,它能培養學生對國家、民族的一種向心力、凝聚力和愛國主義情操,是法律予以規定了的嚴肅的、規范的一項教育與課程,應將納入到高等教育體系中,成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完善國防教育的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將國防教育作為一門課程列入學校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管理體系之中,能及時研究解決軍事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設立人民武裝部和軍事教研室,建立一支專職教師隊伍,定期組織教學研討、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活動。因此,教師編制應科學而合理地定編到位,并要注重骨干教師的培養。同時還應建立教學、科研獎勵制度,對做出突出成績的個人給予必要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轉變思維方式,不斷創新國防教育視野,將國防教育與學生應急救援教育相結合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氣候、地質環境復雜,各種自然災害、人為災害和疾病疫情時有發生,這些災害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而對大學生的防災減災教育則正是培養大學生的災害意識,以提高防災素養為核心的教育,從而能夠掌握科學的防災知識和救生技能,一旦危險來臨能使損失減少到最低。國防動員體系作為國家總體應急體系中的一部分,具有平時應急、戰時應戰的雙重功能,能夠在突發性自然災害面前有所作為。在學校的國防教育中賦予國防教育相應的應急功能,在進行軍事訓練、軍事理論課教學的過程中,將各種防災知識、救生技教給學生,并在學生進行相關的救援演習。創新大學生國防教育內涵。應急救援教育是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提高學生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鍛煉學生臨危不懼的健康心理,有利于學生組織性、紀律性和道德品質的養成,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應急救援教育不是一般的科學知識學習和勞作技能的培訓,它是具體的救生知識教育,是豐富的社會實踐教育。在應急救援教育中,除了采取傳統的教科書、手冊、畫冊、系列問答以外,還要創新教育方式,利用校內廣播教育、利用板報、專欄、知識競賽、征文、看專題錄像等多種形式教育。通過潛移默化教育,通過親身體驗,切實增強學生居安思危的意識,增強學生自我防護能力。創新大學生應急救援教育的活動載體。一方面,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錄像、幻燈片等,提高并加深學生應對各種災害的知識,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教學氛圍。利用錄像和多媒體進行教學,集圖文、音像于一體,用生動的畫面、聲像多感官刺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它能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使無聲無色的靜態文字變成有聲有色的動態圖像,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軍事訓練期間和組織學生到國防、人防知識教育基地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應急救災的技能,并開展組織防空防災自救演練通過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了基本的應急救援的技能,提高應急救援教育實際效果。
拓寬育人渠道,不斷增強國防教育影響力,用軍營文化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
軍營文化具有重要的勵志、鑄魂、導向作用,軍隊的團隊精神、集體主義意識,軍人艱苦奮斗作風和不畏艱難、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大學生中進行國防教育,將國防教育融于各項校園活動之中,有意識地進行國防精神的滲透,使學生耳濡目染。要根據國防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在校園中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國防教育宣傳活動,寓軍營文化于校園文化活動之中,用軍人的作風和部隊的紀律吸引、教育和影響大學生有利于和諧的校園文化的建設。要用軍營文化中的國家安全教育來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國防教育是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榮辱興衰的大事,它最能在青年學生中引起強烈的心里共鳴,從而激發出強烈的愛國熱情。在大學生中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經常利用革命傳統節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這些教育活動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把國防教育、軍營文化穿插其中。要根據國防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在校園中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國防教育宣傳活動,寓國防教育于校園文化活動之中,要善于利用傳統節慶日、重大節假日和各種典禮活動,開展特色鮮明的國防教育活動。要用軍營文化中的條令條例教育來促進學院良好校風校紀教育。
將軍營文化引入校園,開展大學生軍事訓練,開設軍事理論課,邀請優秀軍人到學校開設講座。在軍訓過程中,嚴格的軍事生活也可以培養大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緊張的訓練生活,嚴明的紀律要求,整齊的隊列動作,你追我趕的競賽場面,使大學生理清民主和法制、自由和紀律的關系,切實增強遵紀守法觀念.提高組織紀律性。要用軍營文化中頑強拼搏的意志來促進身心素質的培養。意志堅強是一個人綜合素質高的具體表現。軍事訓練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供了健康的體魄,另一方面,也培養學生樂觀、穩定的情緒,正直、勇敢的性格,以及面對失敗與挫折所必需的堅忍不拔的意志、不畏艱難的勇氣、勇于拼搏的精神,培養學生的自我調整心態的能力,從而養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高校國防教育工作,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保衛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實現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作者:李蘇瓊 單位: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