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舞蹈藝術理念論文
“學院派”民間舞的科學性
舞蹈動作設計的科學性:“原生態”民間舞是沒有受過什么專業舞蹈訓練的普通民眾的一種自娛自樂的方式,所以,舞蹈動作都比較簡單,而且和日常生活聯系相對比較緊密。但“學院派”民間舞已經上升到舞臺藝術的高度,成為高等院校舞蹈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所以舞蹈動作難度大,技巧性強,成為一種很具觀賞性的舞蹈藝術,所以舞蹈動作的設計必須具有科學性。比如孔雀舞蹈的姿勢要求舞者做到:提頸挺胸,提臀收腹,提神豎耳;神態充滿驕傲和自信,而且儀表恬靜溫柔。這個動作的設計就很科學,孔雀天性驕傲,愛美,所以這樣設計,可以充分展現孔雀優美的姿態和愛美的性格。而在“原生態”民間舞中是遠沒如此科學、復雜和高難度的。
舞蹈理論的科學性:首先在對“原生態”民間舞進行整理的過程中,要找出舞蹈動作的屬性,根據舞蹈動作的特點,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的步驟,按照人體動作的規律,舞蹈的特點,對每個民族的民間舞蹈進行科學的研究,分類,建立科學的理論體系。也就是說“學院派”民間舞深厚有強大的理論上的支持。其次,“學院派”民間舞不僅要求舞蹈者掌握舞蹈的形式、動作,還需要了解民間舞背后深厚的文化內涵。因為民間舞都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里面蘊含著該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道德規范,而這些就是舞蹈的靈魂。“學院派”民間舞對此都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系統的理論知識。
“學院派”舞蹈發展的科學性:當前,隨著人們文化知識和欣賞水平的提高,“學院派”民間舞也必須發展才能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現在很多“學院派”的民間舞都融入了很多現代元素,比如芭蕾舞、古典舞、芭蕾舞和西方現代舞都分別以身韻與基訓的形式進入了中國民間舞的教學系統,他們給“學院派”民間舞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這種傳統和現代,中國和西方的融合怎樣做到水乳交融,不著痕跡都是需要進行科學的研究的。總之,上升到理論高度的“學院派”民間舞是嚴謹的,科學的,成體系的。
“學院派”民間舞的規范性
民間舞首先是一種來自民間的舞蹈,其創作者大都是一些沒有受過專門舞蹈訓練的普通民眾,所以雖然它具有那種原生態的野性的美,但是無論在舞蹈的格調上、內容上以及舞蹈動作上都是粗線條的。這種“原生態”的民間舞是人民大眾自娛自樂的一種方式,但是要登上舞臺,成為舞蹈院校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必須要規范。由它發展出的“學院派”民間舞的規范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素材提煉的規范性:雖然“學院派”民間舞無論是舞蹈動作,還是表演場地、對象,都和“原生態”民間舞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原生態”民間舞始終是“學院派”民間舞的根,是其發展的源源不斷的動力,沒有它,“學院派”民間舞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專業的舞蹈工作者,一定要定期不定期的對民間舞的素材進行收集、整理、研究。這種研究和提煉是專業工作者在一定理論的指導下,根據一定的審美標準進行的,對于哪些舞蹈形式要保留下來,哪些需要剔出,都有一定的規范性。
舞蹈動作的規范性:“原生態”民間舞是人民群眾自創的娛樂方式,通過互相學習、自由發揮,促進其不斷完善,所以對舞蹈動作不要求很高的規范性。但“學院派”民間舞是需要專業舞蹈者在舞臺上表演的,是需要學生作為經典去學習效仿的,所以每個動作怎樣起,怎樣收,要做到什么位置,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學院派”民間舞需要學習者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比較長的一段時間的學習,才能真正掌握。總之,民間舞在從“原生形態”向“學院派”轉變的過程中,一直褒貶不一,走得艱難而又多彩,但無論如何,它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在一步步地加強,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結語
我國的民間舞從街頭小巷、田間地頭一步步地舞到了學校的課堂,成為舞蹈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算來不過短短二十年。這二十年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不可否認,它的發展仍然是有目共睹的。“學院派”民間舞雖然起源于民間,但是經過專家學者的研究、加工、升華已經成為登上大雅之堂的舞蹈藝術。相對于“原生態”民間舞,它具有很大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本文作者:夏靜 單位:四川大學 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