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美術
要讓學生對美術學科產生興趣,保持學習熱情,完成新課標目標,就必須提高美術課堂效率。高效課堂是“圍繞學生、服務學生、激發學生、在乎學生、通過學生、為了學生”的改革,是學生積極思維、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建生成的課堂,是學生對知識主動進行個性化意義建構、充分發揮潛能和創新能力的課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美術有了興趣,就會更加熱情,更加主動的學習,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玩、做、感、評、游”等體驗式教學,不失為一種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美術課堂有效性的良好途徑。
一、提供“玩”的機會,讓學生在玩耍中培養觀察能力愛玩是人的天性,“玩”是實踐活動的一種形式。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促進人們素質個性發展的最主要途徑是人們的實踐活動。比如《有趣的肌理》的一課,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墨汁在臉盆里隨著吹氣而變幻出各種各樣的造型。此時學生興致盎然,游戲積極性高,無需華麗的導入,學生就能對肌理有了感性認識。通過這一環節,有效地將概念簡單化,學生能從抽象的思維中生成具體的概念,符合學生思維的特點,在快樂、愉悅、興奮的相互觀摩、表演、變幻中完成了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實質是引領他們發現美、享受美,進而創造美。
二、提供“做”的機會,讓學生在操作中培養動手能力學習是需要體驗的,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接受更多的知識,更要讓其通過知識的學習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嚴格地說,能力并不是教會的,而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接受、體驗、感悟、類比、遷移而逐步形成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智慧的鮮花是開放在手指尖上的。”所以在教學中,要盡可能讓學生積極動手操作獲得體驗。教學中,鼓勵安排學生積極自主地動手操作和體驗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揮其創造力。
三、提供“感”的機會,讓學生在聯想中培養感知能力新課程理念倡導給學生創造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條件、情景和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學習增長知識提高能力。所以引導學生通過強化體驗、豐富感受,大膽、自由地表達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對學生美術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特有魅力,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教材的內容以及教學的環境等因素進行協調統一,利用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譬如,學生畫國畫時,對筆法和墨法是難以掌控的。但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音樂、視頻、由簡單的操作練習開始,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學習美術是一種樂趣,并在樂趣中掌握學習美術的基本能力。
四、提供“評”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中培養評價能力新課程提倡將學習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生作品進行自評、互評、觀摩、品評的教學過程,能培養學生評價的意識和興趣,提高其評價能力,更能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鑒賞能力。在美術教學中,經常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評”的機會,精心設計和培養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讓學生樂于參與、善于交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提高。在學生自評和互評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他們的評定,給予充分肯定,學生對自己才會充滿自信,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才會日益提高。為了提高學生的美術創作熱情,可定期舉辦學生的優秀作業展,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學生之間的互評和交流,是一種隱性的激勵機制。
五、提供“游”的機會,讓學生在現實中培養實踐能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美術活動,既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也能增長學生見識。如戶外寫生,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描繪大自然,讓學生的靈氣在大自然的懷抱里盡情釋放。各種畫展也是很好的美術教學課程資源,在畫展中,學生可以聆聽講解員的解說,可以近距離地欣賞,甚至還可以觸摸作品,使學生對作品的感覺更強烈、更真實。也可以帶領學生到鄉間的小路上走走,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透視的法則和規律,同時也可以感受到《林間小道》中的美。在現實生活中體驗美,從而培養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實施高效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為之不懈追求,只有在課堂上讓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才能形成活躍、高效的課堂。美術課堂有獨特的教學情境和氛圍,教師要充分根據美術學科的特點,探索教學藝術,提高教學效率,實現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