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人力資源
他們本人或是大學者,或是洋博士,卻眼睛向下,面向平民,平民教育”是我國近代教育家的理想和為之獻身的事業。上個世紀20年代,中國社會民生凋敝,滿目瘡咦,卻涌現出一批獻身于平民教育的志士。陶行知、晏陽初、梁漱溟,還有黃炎培、張伯芬等教育家,他們都懷著一顆赤子之心,立志教育救國,躬身實踐,勇于開拓,力圖革故鼎新。他們本人或是大學者,或是洋博士,卻眼睛向下,面向平民,面向農村,這種精神在今天也是我們的楷模。陶行知就是他們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陶先生投身平民教育,是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執著信念,為實現民族的大眾的和平民的教育事業而奮斗。陶先生于1917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成歸國,懷著“要使全國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機會”‘的宏愿,提出了“平民教育”的主張。他說:“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須使平民教育下鄉。”為此,他曾發表宣言,籌集一百萬元資金,征集一百萬位同志,創設一百萬所學校,改造一百萬個鄉村。
1923年5月,陶先生與朱其慧、黃炎培等人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華平民教育促進籌備會”,并毅然辭去東南大學教務主任和教授的職務,脫去西裝革履,穿上布衣布鞋,四處奔走,推廣平民教育。陶先生認為平民教育是改造社會環境的一個最重要方法,平民教育可以決定國家命運。他親自編寫《平民千字課》教材來代替《三字經》、《百家姓》等舊式平民課本,他遠赴內蒙古,創辦平民讀書處和平民學校夜校,他把平民教育運動的目標轉向了社會大眾,擴大了受教育的對象,把文化知識普及給勞苦大眾,他還把職業教育作為推進平民教育的重要舉措,大力倡導“生利主義之職業教育”,并把生利主義之職業教育重點放在平民、窮人大眾上。在陶先生心中,只有一個中』兇司題,就是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使沒機會受到教育的人得到他們所需要的教育,正如他所說:“因為中國要發展,中國要強大,靠小眾、靠精英是不行的了,只能靠大眾,只能發展大眾教育,平民教育,最終要進行大眾教育。”這里,我想講以下幾點看法;
一、“平民教育”是新時期教育的重要理念在去年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總理在回答記者關于教育問題的提問時說:在這里,我想特別強調一下平民教育問題,因為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質關系到一個國家國民整體的素質。我們有13億人口,9億農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們之所以把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為面向平民的教育,從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溫總理語重心長的這番話,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和廣泛的共鳴。因為這番話說出了平民教育的本質,就是面向最大多數平民百姓的教育,就是體現了站在最大多數人一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走平民教育的路,就是要使廣大平民百姓的子弟能進得了校門,上得起學,并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因此,平民教育應該成為新時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溫總理去年4月6日訪問新西蘭時,對我國留學生和使館工作人員說“我有一個夢想,希望看到每個孩子,不管富人的還是窮人的,都能夠上學。”溫總理這一“夢想”,符合中國平民大多數人的心愿,符合13億中國人民中平民和窮人占絕大部分的國情,反映了當代中國最新的時代精神,追求更廣更深更高的教育公平和社會和諧,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的要求。我想,我們大家應該站在這個時代精神的新高度,深刻理解溫總理強調平民教育的重要意義,堅持平民教育這一新時期教育的重要理念,自覺加強對平民教育的組織指導,積極支持發展平民教育事業。
二、“平民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的均衡發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體現,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也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城鎮化建設中,提高廣大新農民、新市民素質的必然要求。所以,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正是平民教育的重要內容。前些年,各地普遍存在中小學負擔過重現象,素質教育舉步維艱,教育資源配置失衡,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城市學校像歐洲,農村學校像非洲”的情況.農村職業教育招生下滑:農村成人教育陣地銳減;在各個教育階段,又形成重點和普通學校兩個“世界”.各種名目的教育亂收費,超出了平民百姓的實際承受力,使許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陷入求學艱難的境況之中,嚴重損害了人民教育的形象,影響了全民教育的發展。
我認為,要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必須把平民教育落到實處,政府部門應轉變觀念,堅持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公益事業屬性,確保教育的公平公正,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受教育的權利;還應該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使廣大農民及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都能享受到真正的免費義務教育,享受到職業教育的經費資助,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機會。令人高興的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舉措,朝著這一方向不懈的努力。我堅信,我們的教育發展要走“平民路”,只有讓平民教育成為主流,我們的教育均衡才能真正實現,中國有教育才能成為現代化國家的基石。
三、平民教育是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的重要對策
我國目前最根本問題是農村問題,農村的主要問題是就業問題,就業的主要問題是人力資源如何有效的開發和利用的問題,人力資源如何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教育成了助推器,因此在農村地區平民教育是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的有力武器。
如何運用平民教育思想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呢?我國農村有9億人口,存在嚴重的人力資源過剩,形成對農業和農村經濟以及國民經濟發展的沉重壓力。根據目前農村人力資源質量過低,農村人力資源結構不平衡,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利用不足的現狀,我認為,我們的政府、我們的政府官員,不管是管經濟的、管教育的,還是管財務的干部,都應以平民教育思想為導向,采取如下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