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油畫藝術論文
意象油畫色彩的運用大大地超越了自然表象,它融入了畫家們對色彩的心理意志,具有很強的表現性,意象油畫的色彩運用可隨畫面主題、意境、畫家的情感的需要而打破具體的色彩限制。可見意象油畫十分重視畫面的筆墨、造型、色彩及章法等給觀者在視覺上產生強烈的形式美感。
一、意象油畫的民族情結
中國當代油畫的意象性緣于中國傳統文化哲學觀念,最能體現“油畫中國風”,由于受中國深厚的傳統東方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油畫家畫出來的油畫對于西方人來說仍然是具有東方神韻的,有著東方人自己的繪畫思想和獨特的審美喜好。中國當代意象油畫的民族情結表現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和民族審美心理的傳承,意象油畫表現了典型的東方意境,是中國獨特的文化內涵對藝術家的影響,追求“物我為一”“心游神外”的精神超脫,這與中國傳統繪畫的寫意性特征不謀而合。中國傳統繪畫講究自然,在筆墨及用筆上強調“偶得”,中國文人繪畫主張“大象無形”,給觀者以更大的想象和思維空間來體現畫家的情懷,同時還要更完整充分地表現出畫面的氣韻,達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中國當代寫意油畫吸收了傳統的文人畫的表現手法,使得作品更具“逸氣”。林風眠先生主張“接受西洋藝術,結合中國藝術,融合中西藝術,創造時代性的藝術,把西方繪畫藝術與中國傳統水墨相融合。”這對中國油畫向民族化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藝術較之西方現代主義繪畫的表達方式更顯得委婉、含蓄,使得中國畫家有更大的表現自由,畫家以有限的畫面表達無限的空間,中國繪畫不著意于物象造型的精確表現,而注重形象的意趣,以抒情達意為目的,中國繪畫是表現性繪畫,表現畫家的感情與心境。如吳冠中的作品《憶杭州》,其畫法明顯來源于中國畫“虛實”的畫法,整幅畫將西方材料技法和東方審美內涵完美的結合了起來,更將寫意精神發揮的淋淋盡致。由此可見,中國當代油畫意象性是中國意象美學觀在油畫中的體現,中國意象油畫很好地傳承了中國傳統繪畫的氣質精髓,畫面的“虛”與“實”交融互生,給觀者更大的想象空間,也充分地表現出畫面的氣韻,體現了中國傳統意象美學思想在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的應用。
二、西方現代油畫對中國當代意象油畫的啟示
19世紀,西方現代主義繪畫開始追求個性的解放,不再是像古典主義那樣追求三度空間的造型體系,而是在繪畫形式上更加注重主觀情感的表達。由于東西方人的生理和文化心理的不同,因此,西方畫家對繪畫“意象性”的表現更加具有開放性和自由性,這是與西方畫家與生俱來的在藝術創作中的情感流露和想象能力是分不開的。西方繪畫的意象性更側重于“情緒”,這與中國畫側重于“氣韻”的表達有所區別,中西繪畫的意象表達內涵雖屬不同范疇,但可以相互借鑒吸收。那么西方現代繪畫的“意象性”是怎樣體現的呢?
從印象主義對色彩的革命以來,西方藝術諸流派在繪畫中加入了更多的主觀成分,繪畫基于“表現個性”,藝術家們紛紛表達對藝術的種種理解,如后印象派畫家梵高強調主觀情感并運用夸張手法表現出粗硬的線條和強烈的色彩來表現所謂“內在的真實”,這種真實已不再是客觀的自然或對象,而是藝術家主觀意志與自然的融合;野獸派馬蒂斯的作品線條粗細不拘,色彩大膽跳躍,把畫家內心的騷動和主觀感受表露無疑;立體主義繪畫更是將客觀物象處理成各種幾何形狀再重新組合,立體主義在實踐中摒棄膚淺的表象,在形式上凝聚著藝術家強烈的個性與情感特征,西方現代繪畫這種“注重精神,強調人的內心感受”與中國傳統繪畫在觀念上具有“同構性”。西方現代繪畫的表現性對于中國當代油畫的意象性有著很大的啟示,使中國當代畫家更好地運用油畫媒介表達出中國特有的意象性,兩者完美融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綜上所述,中國當代油畫以“意象性”作為切入點,用藝術表現為手段來追求個性解放與藝術自由,在民族文化與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對西方現代油畫的精華加以系統地吸收,使油畫這一外來藝術既保持了西方文化發展的基因,又很好地存活于東方文化的母體之中,形成了獨具魅力的中國當代意象油畫。
本文作者:鮑俊麗 單位: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