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低碳經濟拓展論文
一、低碳經濟下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
在國際經濟環境下,我國十分重視經濟發展。處于發展中的國家,因為主要的任務是發展經濟,往往就會使得自身在環境保護上的意識有所忽略。當將環境保護,低碳行動提上日程的時候,就會很明顯地發現,我們的經濟發展發展會有所局限。此時,低碳發展將成為一種主流的經濟發展。為此,逐漸強調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的協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故此,中國政府毅然決定在全國開展“節能減排”活動,發展低碳經濟,這不僅是國際上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更是加速經濟轉型發展之必須。低能耗、低碳強度”模式是最理想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作為新的發展模式,是實現全球減排目標的戰略選擇,也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但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狀況一直不是很樂觀。一方面是技術手段仍以中低端為主,低碳上的能源替代問題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另一方面是融資機制匱乏。資金的有限度限制了產業的發展速度及相應的科技創新。產業之間也存在很多問題,產業競爭的無序,自主創新的動力和能力不足,技術產業的應用推廣力不夠等等因素,都限制了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
我國的低碳經濟處于初級的入門階段,國家和企業開始接受低碳的理論,并且打算應用于實踐中,只是在實施的問題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導致實行過程受阻。而這些問題不是短期就能夠解決的,所以我國低碳經濟現狀就是不斷摸索、試著從產業結構調整、科學技術手段以及資金制度等方面開始變革,為低碳經濟模式的真正實行做鋪墊,低碳經濟發展在此條件下將有順利發展的可能性。
二、低碳經濟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我國所處的工業化階段決定了產業結構與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不適應性。現有能源結構所帶來的資源能源問題與低碳經濟不符合的現象等都是制約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家和企業只有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手段,才能推進我國的低碳經濟的順利發展。
發展低碳經濟,就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全局規劃、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以及消費觀念轉變等,促進清潔能源的規模化利用,減少化石燃料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形成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態勢。
同時制定戰略規劃,開拓低碳經濟發展新格局。調整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可再生資源。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結構,打造低碳經濟發展平臺。強調低碳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大力發展低碳產業群。轉變消費觀念,推廣低碳生活。開發低碳技術,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加強國際低碳技術的合作與交流,不斷完善我國低碳發展體系。
三、結語
從各方面著手,為低碳發展的可能提供可行性的基礎。即使我們的任務很艱巨,我國所要面臨的情況比較嚴肅,但是我們依然要堅定不移的持續進行低碳環境下的經濟發展任務。低碳下的經濟模式適合當今時代的主題發展,有利于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任務。在各行各業共同的努力下,我國的低碳經濟模式也能十分完善,并且能達到穩定、持續的發展。
本文作者:李軼 單位:哈爾濱工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