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中國現代經濟論文
一、公路運輸的特點能夠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交通運輸能融入社會生產的全過程,貫穿于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各個環節始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交通運輸的方式不斷豐富,運量不斷增加,這其中公路運輸又具備“點對點”直達運輸的唯一優勢,也就是說它可以一次性直達終點,門對門,戶對戶,無需二次轉運和分流,如現代物流業中的“宅急送”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在這點上,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和航空運輸則無法比擬,這幾種運輸方式更多的還需要公路的二次甚至多次分流,才能把貨物最終送達目的地,這不僅延長了運輸的時間,也增加了運輸成本。
由于公路運輸網比鐵路、水路網的密度要大十幾倍,分布面也廣,可以說公路運輸就在你生活和生產活動的身邊,隨時就能提供運輸服務,滿足你生產生活的需求,方便、及時、便捷。公路運輸機動靈活,適應性強,不僅對地區之間經濟發展起到的互聯互通的作用,同時也為城鎮居民提供就業,為活躍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提供了平臺。它適應性強,不受貨、客供給量的限制,對不同量的客、貨運輸都能提供相應的運力和方式,靈活多樣。公路的建設密切了城鄉與外地發達地區的溝通和聯系,是先進技術、科技信息、管理理念、傳遞的有效載體與平臺,拉近距離縮小差距,對于改變落后地區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理念、行為都產生重要影響。使得城市與農村之間的距離縮短,城鄉與外地發達地區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了,有利于促進信息交流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城鄉共同富裕的目標。
二、公路運輸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近幾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對公路運輸業的需要增加,公路運輸業的發展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公路運輸已經深入到了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
(一)公路運輸是國民經濟整體發展的有力助推器
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產者獲得原材料都是通過運輸來實現的,各個產業之間的聯系具有相互依速的特性,而無論選擇哪種運輸方式,而最終大都離不開公路運輸這一重要環節,它延續和接力未完成的運輸服務。它點對點、門對門、戶對戶的特點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所不可或缺,因此公路運輸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二)公路運輸成本相對低廉
公路運輸使得地區間貨物流通的時間大大縮短,這不僅加快了地區間貨物流通的速度,從而大幅度的降低了運輸成本。特別是近十幾年來,隨著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它安全、經濟、快速、舒適的特性條件極大地滿足了生產生活的需要,也解決了普通公路高能高耗的問題,使之運輸質量極大改善。高速公路的節能高效,更便捷、更經濟,它使各種運輸資源之間進行有效調節,為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公路運輸是其它運輸方式的有效補充
公路運輸可以有效補充其他運輸方式的不足,公路運輸不像其它運輸方式那樣,因行為一壟斷而存在體制僵化、模式單一等憋端。對其他運輸方式之間產生的斷裂進行銜接,起到了銜接、傳承的作用,使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相互配合、完善,從而促進經濟全面均衡發展。
三、我國公路運輸存在的問題與發展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地理特點的多樣性決定了我國運輸業必須把發展公路運輸作為重中之重,尤其是針對廣大的內陸地區,公路運輸對經濟發展顯得更為重要,對我國經濟總體戰略的實現,促進東部沿海、中部內陸和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的融合,對產業的轉移與承接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經濟發展的長遠目標來看,公路運輸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會愈來愈凸顯,所以我們必須為公路運輸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體制和外部環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發展現代科技含量比較高的公路運輸,不斷加快公路運輸體系建設,提高運輸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使之成為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先行官和基礎。
本文作者:潘羽鵬 單位:赤峰市松山區交通運輸局運輸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