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健康教育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
實驗組:采取多種形式的針對性健康教育。主動詢問病人訴求,對待不同病人使用不同的稱呼,如“叔叔,阿姨,小弟弟,小妹妹”等,使病人有親切感,拉近護士與病人之間的距離。每次與患者接觸時,都主動上前與病人溝通交流。在病人等候時觀察了解病人病情。向病人講述所輸藥液的用法用量、藥物性狀、大約所需的輸液時間,并詳細介紹門診輸液各種注意事項;在輸液過程的中,對患者輸液及其它途徑所使用的藥物,介紹藥物的適應癥、不良反應、滴速要求等,并告誡患者切勿自行調節滴速;巡視時,除常規檢查穿刺部位滲出情況、液體輸入速度等之外,醫務人員要主動咨詢病人的切身感受,讓病人知道自己被重視,取得病人的認同,營造良好氛圍,并適時向病人講解健康知識。輸液完畢拔針時,要一邊操作一邊向病人講解正規的按壓方法及紗布塊的處置、留觀的時間等。對于文化程度較高、輸液時間較長的病人推薦其閱讀有關于醫療救護的健康教育書籍,并教授病人如何緩解針頭處疼痛感;對文化程度較低的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口頭講解一些適用的醫療救護措施。同時提供一些與常見疾病相關的科普視頻資料,在病人輸液或等待的過程中播放,形象生動的讓病人了解疾病的知識,消除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加強對治療信心。
1.2觀察指標
對每一位完成整個輸液過程的病人,進行簡短的問卷調查,通過設置一些客觀的選項讓病人做答,比較兩組病人的滿意度和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在治療過程中觀察病人的態度了解病人的配合度。發放問卷200份,回收的有效問卷200份。
1.3統計方法
選擇SPSS18.0進行數據統計,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分析。
2結果
2.1兩組病人滿意度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的總滿意度(97%)明顯大于對照組(83%),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0.0997,P<0.01)。
2.2兩組病人配合度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的總體配合度(96%)明顯大于對照組(74%),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9804,P<0.01)。
2.3兩組病人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的知識掌握程度(88%)明顯高于對照組(75%),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0.37,P<0.05)。
3討論
門診輸液室的病人治療時間一般較短,是一個醫院形象的重要體現。在就診的高峰期,在醫務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將健康知識及時準確的告訴給病人,患者就容易產生焦慮恐慌的情緒,進而會帶來投訴或糾紛的發生。所以在輸液病人中實施健康教育,使他們能夠正確的掌握運用輸液的相關知識和疾病應急處理的技巧,是規范輸液的流程,有效預防輸液反應,保證輸液安全,減少醫療方面糾紛,構建良好和諧的醫患關系及廣泛傳播健康教育知識的有效方式。同時,也在另一方面要求了醫護人員從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上下功夫,以更高更好的醫療行為獲得病人的肯定和配合,實現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價值。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民眾的健康素質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健康素養。我國衛生部要求各級醫療衛生行業的從業人員在日常疾病的預防和醫療服務工作中,應當同時肩負著向公民群眾宣傳推廣有關健康素養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的責任。而快速增加人們的健康知識的有效途徑便是健康教育,它能夠幫助人們建立正確的生活觀念和方式,也是促進病人正確治療的重要手段。從兩組輸液病人對疾病知識掌握程度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對門診輸液病人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明顯提高了病人自我防護意識、健康素養知識及技能,同時促進了社會健康知識的普及和發展。同時我們也歡迎陪護病人看病的家屬參與進來,共同掌握有關健康生活觀念的知識。這樣不僅能讓其主動配合護理工作的進行,促進患者產生一個良好的治療心態,而且也對健康知識的普及起到了促進和推動的作用。
該研究顯示,在門診輸液病人等待和接受輸液治療的時間里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既對病人的醫學知識有所提高、增強了預防保健意識,又能有效的消除病人治療過程中的不良的負面情緒,同時讓病人明白要承擔的輸液的效益與風險,正確認識可能出現的藥物不良反應所帶來的意外風險。患者對于輸液治療的過程步驟越了解,對治療的認同度就會越高,依從性也越好,也就越配合治療。從實驗組和對照組是否對病人實行了健康教育,患者對門診輸液的滿意度和配合度的比較上,可以看出接受了健康教育的門診輸液病人對輸液過程的護理滿意度和配合度遠遠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對照組的病人(P<0.01)。說明這種健康教育方式能被廣大的病人接受,加強了病人對醫療機構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隨著健康教育的普及,健康教育對公民健康生活的促進作用會越來越顯著,而醫護行業未來將要承擔的責任也會越來越多。在門診輸液病人中,廣泛開展多形式、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健康知識的普及,不僅對病人的自我健康素養是一種提高,能夠促進更和諧的醫患關系建立,同時也提高了門診的整體護理水平。對于醫院的整體形象和醫療人員的整體素質也是一種提高。
本文作者:李志云、王彩琴、陳燕琴單位:肇慶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