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藝術設計論文
一、行業的現狀與問題
目前,平面藝術玻璃行業的主要產品集中體現為玻璃門窗、玻璃壁飾、玻璃屏風等形式,基本涵蓋了建筑裝飾玻璃的主要方面,在陳設方式和題材表現上也具有了一定突破和創新。有越來越多的參展企業逐步加大了小型藝術玻璃壁掛的研發與推廣,因其具有很強的手工制作感,具有不可復制與替代的特殊效果,同時因便于運輸與包裝,逐漸受到人們關注和青睞。另外,在不少城市也出現了以平面藝術玻璃為裝飾元素的大型公共藝術品,這表明平面藝術玻璃也逐漸在公共藝術領域嶄露頭角。國內平面藝術玻璃行業通過最近十幾年的技術引進與逐步發展,從業人員不斷地摸索研究,在建筑裝飾領域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存在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由于中國玻璃藝術產業體系的不發達,平面藝術玻璃的應用并沒像西方那樣占有較大份額。尤其在大型的公共建筑與設施中,平面藝術玻璃的設計項目少之又少,一方面,由于我們沒有西方在宗教應用上的歷史習慣,如教堂彩色玻璃;另一方面,國內在該領域中缺少專業設計團隊,對平面藝術玻璃的設計、生產、安裝等缺乏更多系統的認識,因此沒有太多讓人耳目一新且具中國特色的案例。
平面藝術玻璃在當前中國的玻璃藝術產業中,還沒有形成設計、制作、營銷這樣一個有機循環的系統。由于平面藝術玻璃的設計者大部分沒有接受過正規專業學習和培訓,因而產品的創新性弱,而模仿性強。近年發展起來的一批企業雖然具備了不少專業技術和經驗,但均處于各自獨立、互相封閉的狀態。究其原因大致包括:1.目前我國藝術玻璃行業的技術傳播還處在一個作坊式經營與技術傳授的方式;2.行業的專業設計力量薄弱,從業者大部分都是以摸索的方式來進行;3.藝術類院校培養的相關專業學生,由于專業實踐性和應用性不強,很難進入該行業貢獻力量。另外,在平面藝術玻璃的營銷中,很多企業存在誤導市場的問題,如錯誤地將藝術設計的價值大小等同于工藝技術的繁復程度,沒有為消費者推銷和選擇設計合理的產品。有相關行業專家曾指出:作為建筑裝飾材料的藝術玻璃,由于有獨特的裝飾功能和裝飾效果,近幾年發展較快,市場前景也很好。但是,因為藝術玻璃產品是一類消費計劃性強,購買、消費周期長,單次購買金額高,消費行為受設計、施工人員等影響大的特殊產品,其消費行為特征既不同于一般的建材消費品,又不同于文化藝術品,因此在營銷上也有其特殊性。
二、行業的前景與出路
平面藝術玻璃行業的前景可以從兩方面加以分析與判斷,其一,大眾的消費取向推動了平面藝術玻璃的快速發展。近幾年來,人們的消費結構與消費意識較之十幾年前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生活質量與生活方式的關注程度日益增加。人們對居室環境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反映在居住面積與房屋質量上,而是更多地體現在室內裝修與裝飾的細節上。在此前提下,新材料、新技術在設計師的運用下所產生的視覺體驗是人們所向往的,而被賦予了設計理念的平板玻璃在室內裝飾與裝修領域的特殊性正好滿足了人們的消費需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平板玻璃工藝技術的開發主要用來滿足人居環境的基本要求,如門窗玻璃等,玻璃顏色單一、設計形式簡單。進入本世紀初,平板玻璃的應用形式與使用范圍逐漸突破了局限,彩繪、鑲嵌、噴砂、腐蝕等工藝技術的介入使得平板玻璃具有了更大的適應性,不僅具備了普通平板玻璃透光透明、分割空間的一般功能,更能在設計師的巧妙運用下呈現出百般變化,如拓展空間、調節光線與色彩、裝飾墻體與壁面等。隨著工藝技術的不斷發展與設計理念的更新,平面藝術玻璃將會大大豐富人們的視覺審美,為人們的居室生活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其二,公共建筑與環境品質的提高為平面藝術玻璃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玻璃在公共建筑上的應用可以追溯至中世紀,教堂建筑的繁盛使得平面藝術玻璃獲得了空前發展,其中以玻璃馬賽克和鉛條鑲嵌的彩繪玻璃窗為代表。平面藝術玻璃的這一應用形式一直延續至今。在國外的很多建筑中不僅依然可以領略到傳統玻璃工藝的魅力,而且在很多新型建筑中還可以看到不少運用新工藝與新設計的平面藝術玻璃作品,如玻璃天花、玻璃隔斷以及玻璃壁面裝飾等。在國內,公共建筑與環境中運用平面藝術玻璃的案例還為數甚少,一方面由于國內玻璃藝術設計起步較晚,大眾認知度低;另一方面,國內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平面玻璃設計團隊與企業,而在國外,很多知名的建筑設計師同時也是平面玻璃設計師,這樣就為平面玻璃在建筑中的合理應用提供了鋪墊。雖然國內情況如此,但平面玻璃的運用在一些綜合的公共藝術項目中逐漸增加了份額。很多藝術家或設計師注意到了玻璃的獨特性,促使平板玻璃這一原本作為建筑中的必需材料,一旦被賦予設計思想后就呈現出與原始面貌迥異的風格與特點,而這種在建筑中或是在公共環境中的呈現方式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建筑與環境樣式,迎合了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隨著大眾消費結構與需求的變化,以及人居環境日新月異,平面藝術玻璃行業的前景雖然看好,但由于屬于國內較新的領域,還沒有完全適用于藝術玻璃產品營銷的系統理論與成熟模式,行業的發展面臨著機遇和挑戰。筆者經過行業調研以及教學實踐,認為平面藝術玻璃行業可以從以下方面尋找出路。
其一,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玻璃藝術設計的品質。設計企業需要對玻璃設計的新工藝、新技術進行不斷的研究與利用,才能拓寬平面藝術玻璃的市場,不斷創造出更加符合現代都市審美的產品。技術創新必須從積極引進相關人才為切入點。就平面藝術玻璃而言,企業所要吸納的人才至少包括以下幾類:1.高新數控設備的應用人才,具有操作數控窯爐、大型切割打磨設備、數控雕刻機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同時要熟悉和掌握玻璃材質特性,具有自主研發創新意識;2.設計團隊,具有對平面玻璃的藝術創造力和鑒賞力,繪圖制圖能力,根據新工藝自主創新能力;3.市場營銷團隊,藝術玻璃在不斷開發的同時,企業以一種什么樣的推廣方式去引導市場也很重要。有的企業曾經開發過不少好的產品,可是由于推廣與宣傳的方式方法不對,未能很好地占有市場,等幾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該產品被人們重新發現與應用的時候,才又真正流行起來,這充分說明了推廣的重要性。
其二,依托傳統積淀,堅持自主創新。中國玻璃有著千年的歷史文化背景,通過運用傳統文化的品牌建設,增加玻璃藝術設計的附加值。雖然平面玻璃藝術設計在國外已發展成熟,很多玻璃藝術設計行業需要吸收和借鑒國外經驗,但是片面模仿和抄襲外單,只能在市場競爭中導致同行業惡性競爭,使原創的玻璃藝術不再具有更高的經濟價值,嚴重影響了中國玻璃藝術品牌的市場優勢。很多公司為了節約創作成本,抄襲原作,以大批量復制為目的,通過低價出售獲取經濟利益,最終損害的是國內玻璃藝術產業的經濟利益。
其三,現代玻璃藝術的學科資源可以為平面藝術玻璃的發展注入活力。中國藝術院校的玻璃藝術專業從創辦至今已近10年,其玻璃藝術設計理念帶有強烈的學院化色彩。學院教育不受企業式的流程化設計的束縛,注重個性化、開放式、綜合性的設計思維訓練,同時強調藝術修養與動手實踐的結合,都將有助于形成中國玻璃藝術的設計思想。一方面,中國藝術院校的玻璃藝術專業在強調藝術和學術自由方面,與西方是一致的,因而其設計也就更具有國際風格;另一方面,中國傳統玻璃藝術的深厚底蘊塑造了中國學院玻璃藝術的新風貌,使當代中國的玻璃藝術設計帶有不同于西方的獨特氣質。因此,如果玻璃設計行業能夠尋求與相關院校合作,必將實現教學服務企業,企業帶動教學的雙贏局面。企業也可以為專業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學生畢業后可直接進入企業為其服務,真正實現校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總之,中國玻璃藝術設計較之西方還處在較為滯后的階段,但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就平面藝術玻璃而言,國內該行業的生產與設計已經逐漸擺脫了低端復制、抄襲模仿的弊端。隨著人居環境的改變與國民審美需求的變化,平面藝術玻璃的應用與推廣已呈現上升趨勢,但同時也對平面藝術玻璃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涉及傳統資源的借鑒問題、應用范圍的拓展問題、設計理念的更新問題,以及文化消費與品牌戰略問題等,這就需要該行業在文化認同與立足本土的基礎上進行發展,才能達到真正的質的飛躍。同時,該行業的振興也需要更多的設計者與研究人員的支持和參與,近年來,國內已有更多的設計師與藝術家以及研究人員參與到平面藝術玻璃的研究與設計中;一些藝術類院校也開設了與玻璃設計相關的課程,增加了在該領域中的教學研究。雖然中國平面藝術玻璃行業在實現自主研發和設計的過程中將會面臨更多困難,但是也可以推斷這一過程將不會漫長。
本文作者:郭小燕 單位:中國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陶瓷與工藝美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