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健康教育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的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而實驗組在該前提下對新生兒家長應用健康教育方式。從患病新生兒入院到出院期間對其家長進行規(guī)律的、有序的和有計劃的健康教育,并設計新生兒科疾病知識問卷,將一百分設定為滿分,將分數在八十分以上的定為達標,并設計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對比分析兩組新生兒家長護理滿意程度以及健康知識認知情況。
1.2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并以加減標準差的形式進行表示,以P<0.05判定為差異存在著統計學意義。
1.3常規(guī)護理方法
將室內的溫度控制在25攝氏度左右,如果新生兒的體溫偏低,則可以采用暖水袋,確保其體溫上升到三十六攝氏度之上,在保溫過程中注意不要燙傷患兒的皮膚,并加強對室內濕度的控制,確保濕度在百分之六十左右。在吸氧護理中,根據患兒實際情況,通過面罩器為患兒提供濕化氧,氧吸入的時間為五小時左右,氧的濃度為45%左右,之后可以采用間斷供氧的方式,直到患兒呼吸恢復平穩(wěn),且皮膚青紫消失為止。加強新生兒護理,保證呼吸通暢,密切對新生兒的啼哭,嘔吐、面色、神志、生命體征的觀察。
1.4健康教育的途徑
1.4.1在入院的時候進行健康教育新生兒患者剛入院時,應該讓其家屬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及醫(yī)療設施設備,并了解醫(yī)護人員及設備使用方法。醫(yī)護人員應以真誠和藹的態(tài)度,親切的語言跟新生兒家屬溝通。醫(yī)院應對其家屬發(fā)放一些具有豐富內容,圖文并茂,且簡單易懂的育兒小冊子,或者將其制作成光碟,向家屬介紹各種新生兒疾病的防治知識,并對其介紹新生兒病區(qū)的環(huán)境,專科的特色,對其宣傳正確喂養(yǎng)新生兒的方式,并明確醫(yī)院探視制度,加強對新生兒家長的關心,盡量滿足其需求,讓家長放心,消除焦慮心理,增強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
1.4.2在住院期間進行健康教育新生兒家屬在其住院期間,會因為過度擔心患兒病情而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醫(yī)護人員應對其進行心理疏導,讓其安心。根據患兒病情不同,應采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指導,如果條件允許,應讓家屬跟新生兒接近,以促進其跟孩子間的感情,在家屬陪同新生兒進行各種檢查時,醫(yī)護人員可以通過易懂的語言宣傳新生兒疾病等相關醫(yī)學知識,發(fā)病原因,防治措施,并介紹常規(guī)護理方式,介紹母乳喂養(yǎng)好處等,讓家屬加強對疾病從發(fā)生到康復等過程的理解,并提高治愈的信心,消除焦慮心理,并利用家長探視時間,根據家長帶有的疑慮,對其進行解答,可以采用隨時隨地講解疾病知識的形式,或者通過講座形式為家長提供疾病知識,也可以在新生兒科、產科等科室中展開各種育兒技能的活動,通過多種途徑,讓家長獲得更多新生兒健康知識。
1.4.3在出院的時候進行健康教育新生兒患者的家屬很多都缺乏相應的喂養(yǎng)幼兒及營養(yǎng)知識,對各種新生兒疾病認知低,尤其是初產婦,因此,應該由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長等親自進行指導和師范,提高家屬對新生兒護理知識的了解,并明確護理要點,育嬰的基本知識及醫(yī)學知識、、相關注意事項等,并發(fā)放育兒健康手冊,指導出院后新生兒全身各部位的護理工作,對于新生兒窒息、早產兒等,應給予家長相應的疾病護理干預光碟。
2結果
經過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實驗組家長護理滿意度為98.0%,健康知識達標概率為96.0%,而對照組分別為82.0%以及73.0%,兩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1)。
3討論
目前,隨著各種疾病發(fā)生概率的不斷提高,在整體護理中健康教育已經成了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所秉承的思想是健康第一,在身體機能恢復及疾病康復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其主要通過有計劃,有目標,系統全面地向患者及其家屬宣傳相應的健康知識,并傳播較多的醫(yī)學衛(wèi)生知識,讓患者及其家屬能夠逐漸培養(yǎng)起一種健康的觀念,并在實際生活中加強對各種疾病的預防,強化保健的意識,以降低發(fā)病概率。從某種程度上來衡量,健康教育已經是護理服務質量高低的重要參考。
作為新生兒父母,尤其是第一胎新生兒,其一般沒有豐富的育兒經驗,因此更需要健康教育的指導,在本研究中,對于200例患病的新生兒,根據隨機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前提下,采取健康教育的方法,在入院時,住院過程以及出院前對其進行健康教育,以獲取新生兒家屬理解及信任,并加強對新生兒窒息、早產兒以及缺氧性腦病等新生兒疾病的認識,了解其發(fā)病的原因,并明確疾病預防措施,發(fā)病后應采取的治療護理方法以及康復時間等,這樣有利于提高其對醫(yī)院治療工作的配合,確保工作的順利展開,以強化治療的效果。新生兒科護理過程中應用健康教育,能提高護理滿意程度,并有利于普及新生兒科知識,對于促進新生兒病情康復具有重要價值,值得在新生兒科中推及。
本文作者:黃菊敏、吳曉云、江靜霞、蔣燕紅、傅金芳 單位:深圳市龍華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