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財務管理論文
一、目前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財務管理的體制不合理,財權過于分散
由于高校后勤的服務對象涉及面復雜而繁多,相對應,財務管理的對象也將會產生同樣的效果,各種管理對象的業務活動和財務收支具有不同的特點。事業型經濟體質執行的標準是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而經濟型體質執行的標準則是企業單位會計制度。由于各個部門不同,后期集團的會計報表種類也是繁多的,事業型的經濟實體一般采取的方式是收付實現制,而經營性獨立企業法人一般采取的方式是權責發生制,因此,在后勤實體的體質當中,都存在著重復的制度與體系,有著兩種會計制度、兩種財務管理體系,在年末的總結會上,會計報表無法進行整合,各項的經濟核算結構也沒有辦法進行總結分析,從而使整個后勤的實體進行的情況沒有辦法完整、清新、準確的呈現出來。
2內部成本核算制度不規范
內部成本核算沒有明確的可操作性的制度規范,核算內容、方法、會計期間等存在隨意性,這樣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失真,內部成本核算不完整,現在高校后勤,按收付實現制原則記賬,按經費支出內容歸集,實報實銷,不計成本,也沒有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這樣運行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
二、加強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思路及對策
1理順產權關系
后勤走向社會化必須要保證產權明晰的規范。在過程當中,高校應該要明確一個后勤集團的大概資產范圍,要把學校的資產和集團的資產明確的區分開來,在資產的區分當中,對于高校的管理性質上及其他的方面情況,并不適應把過多的不動產分歸到后勤的經營性資產當中,但是可以把高校的不動資產作為投資投給后勤的實體,這樣能夠更好的使資產的流動與運作。
2明確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目標、
在結合高校的理財環境和后勤總體的經營目標的情況下,確立并制定后勤的總體財務管理目標,在確立制定后,要對高校后勤的整體運作能力以及服務保障能力都要有較大的改善和提高。后勤集團涉及多項業務類型,把這些業務劃分為經濟責任中心,并將經濟責任中心分為服務型、服務經營型、經營型三種類型。最后,根據財務管理的內容,要對財務管理的目標細致詳細的分層化,形成一套財務管理指標體系,并且要對其經營的結果進行考查和考核,提高高校后勤的經營運作,使其快速、平穩的發展。
3完善財務管理體制
首先,高校后勤自立的經濟實體的性質的建立。后勤財務管理制度在慢慢的轉變,由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在轉向企業財務管理,并且在改革中,會計的的核算及科目的設置都在不斷的改革。其次,高校后勤的財務管理涉及面復雜而繁多,根據多樣性、跨區域到呢個特點,最好設立二級財務單位,實施不用的會計制度。高校的后勤財務管理方式是最重要的,要正視了管理方法,對財務決策、預算等方面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使管理成本下降,并且提高管理的效率。在制定新的財務管理體系的過程當中,要把握好財務管理的核心,對財務的決策和財務預算做好充分的控制,并且在預算的執行的過程之中,要隨時隨地的善于發現問題,才能更好的去解決問題,從而財務管理的水平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4加強和完善內部成本核算制度
后勤集團的生產經營與一般企業不同,高校后期應在滿足后勤服務需要的同時,追求運行成本最小化,因此在后勤的實體當中,成本核算體質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收入、支出、管理三項則是組成成本核算體系的組成部分,首先,在收入方面,財務部門要和后勤集團緊密的相結合,積極的保證收入的增加,并且合理的管理保證收入的不流失。在支出的情況上,要對支出進行嚴格的預算,要嚴防不合理的支出,對成本進行嚴格控制。在管理上,要按照國家規范的各項規定,按權責發生制的要求,以確保成本的真實性。在后勤的實體上,要建立成本的核算體系,按照企業化的管理實行,對成本進行核算。
三、加強財務監督檢查和指導
后勤社會化并不是簡單地把后勤推到社會上去,后勤仍然是高校的后勤,具體地講,學校每年初對后勤下達目標任務書,后勤在完成目標任務的過程中,受到學校有關業務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年終進行全面考核。并定期報送財務會計報表,實行重大經濟事項報告制。
本文作者:李俊 單位: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