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經濟管理論文
1經濟管理的措施
1.1法律手段
目前,高速公路執法效率低下、主體繁多,應進一步明確交通部門以及公安部門的職責分工,對高速公路管理模式進行統一,真正做到高效、統一、精簡的高速公路管理體制。實際工作中,應進行綜合執法、統一調度,整合管理資源,運用各種力量,培養隨機應變的能力。同時,為了維護高速公路安全,提高路政執法效率,減少交通事故,還須有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先進的管理設施。
1.2經濟與行政手段
依據高速公路自然壟斷的條件以及現在所面臨的需求特點,目前由少數企業壟斷經營相對更有效果。一般情況,從經濟角度看,在此時引入競爭并不合理。在這種條件下,需由政府出面,對市場進行干預,讓企業獨家壟斷,賦予企業特定的壟斷經營權??墒?,這樣可能會出現消費者利益受損、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的現象。因此,由于高速公路的自然壟斷,在社會福利與企業利益之間政府經常取舍兩難。面對這樣選擇困境,較可行的方式是允許企業壟斷經營某一條高速公路,但與此同時,應對其進行有效治理,治理的方式是以特許經營為特征的微觀規制。
1.3加強成本的管理及控制
在公路施工項目開工前,必須進行科學的分析,預測出完成公路工程項目所需要的總成本,把它作為目標考核與進行計劃成本控制的依據。對每一個公路項目施工,都應精心預測,避免造成失誤。項目部人員應在項目開工前,選好科學的施工方案,制定該項目的成本計劃,選定合理的材料供應商。公路工程項目費用計劃應包括工程成本計劃以及項目管理費用計劃。在施工中嚴格審批,有效地控制支出。在項目施工的過程中,要依照成本計劃進行嚴格控制和核算,主要包括對人工費用的控制,生產資料費用的控制以及現場管理費用的控制。例如,材料費用控制應該做到:合理確定材料的數量、價格;規范工地材料領用的相關工作;至于相對緊缺的材料,為了避免占用資金,間接地擴大成本,供應時應依照隨用隨進、略有庫存的原則。公路施工完成后,應對預算成本與實際成本進行比較,對成本計劃完成環節中各個部門進行有效總結,找到成本升降的主客觀因素,不斷積累經驗,制定下一步降低成本的具體措施,尋找最佳方案。及時地檢查、分析、修正、補充,從而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2高速公路經濟管理體制的必要性
2.1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
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生產社會化程度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的必然產物,只要商品經濟是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不管它實行的是生產資料公有制還是私有制,都不可避免地要實行市場經濟體制,而交通運輸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以及社會化大生產的組成部分。因此,交通運輸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是現代生產力高度社會化發展的客觀需要。
2.2保障公眾出行利益的需要
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由于高速公路自身具有公益性、網絡性、外部性等屬性,政府扮演著公眾出行利益的捍衛者角色。根據公共經濟學的解釋,社會物品總體分為四大類:純公共產品、純私人產品、公共資源、準公共產品,判定標準是依據消費上的競爭性以及供給上的排他性。純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非排他性,純私人產品具有競爭性、排他性,公共資源具有非排他性、競爭性,準公共產品具有排他性、非競爭性。我國的高速公路一般都是采用全封閉的收費模式,具有排他性。同時,我國高速公路也具有非競爭性。這就說明,在“適應交通量”這一公路消費的擁擠點之下,其消費具有共享性。因為高速公路建設具有適度超前性,所以基本上高速公路所提供的通行能力在非擁擠的“適應交通量”之下。因此,高速公路是具有非競爭性與排他性的典型的準公共產品,這是高速公路本身所具有的屬性,與采用哪種管理模式無關。
2.3保證國有資產安全的需要
在我國,從法理上來講公路資產的國有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國家投資建設公路,依照物權法取得所有權;二是,在引進非國有的國內外投資時,在投資建設合同中保留公路資產所有權,根據債權法則取得所有權。在當前情況下,我國的公路不管其投資主體是誰、經營管理主體是誰,也不管屬于何種管理形態,公路資產的所有權均屬于國家所有,高速公路也不例外。因此,應對高速公路國有資產進行依法管理,保證高速公路設施安全完整,是政府作為資產所有者所擁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
3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交通運輸市場將會快速地發展。相應機構部門應當致力于研究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政府擁有公路設施的所有權,在不斷完善公路設施以及運輸市場的同時,還應該研制出一套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管理模式,建立一個統一、競爭、開放、有序的運輸市場。
本文作者:譚振山 單位:宿州市公路局??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