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英語教學論文
古人云“問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先前的傳統教育理念已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F代教育中更加注重的是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時代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其次,英語教學中其他文化的融入將原本枯燥無味的英語語法、生詞教學轉變為有意義的文化交流,更能調動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這對于老師把握課堂節奏和氣氛,對于學生基礎英語知識的理解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因此,文化教育不僅僅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手段,更在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及培養學生跨文化思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是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和倡導高素質人才的時代要求。
一、英語教學與跨文化意識
所謂“跨文化意識”即“不同民族、受不同文化影響的個人或團體之間的交流”。通俗地說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際過程中所具有的民族文化思維,這種思維能夠保證交際者準確地交流”。人類的交流是通過語言來進行的,語言無法脫離文化而獨立存在,文化是其生存的土壤。英語承載了英美民族的文化和歷史。因此,是否具有“跨文化意識”并掌握文化交際能力對于學生而言更顯得尤為重要。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是極其重要的一環。首先,培養“跨文化意識”重點在于有關詞匯的文化因素和課文內容的文化背景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漢英語言文化的差異,盡可能多地拓展詞匯,充分挖掘語言中所隱藏的文化信息。從而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行為,減少交際中出現的誤解及尷尬。其次,英語學習理應強調英美文化的導入。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入英美民族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現今很多大學都為英語專業的學生開設了《英美文學》、《英美國家文化》和《英美國家概況》等課程,這不但促進了學生對英美文化的理解,而且極大地幫助了學生高效地理解和使用這門語言。因此,要準確掌握和運用英語的前提是具備“跨文化意識”,了解英語文化。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引導學生對英語文化進行深刻的認識與理解,逐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從而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原則
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需遵循以下原則。
1.關聯性原則。教師導入的文化內容要與教材密切相關,盡可能多地融合語言知識的講解與文化知識的傳授。相關背景知識的導入有利于促進學生對語言及其知識的理解。
2.遞進性的原則。根據大學英語的特點,教師可以將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分成兩個步驟進行。首先是傳授文化知識,主要包括國家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宗教、歷史、文學等不直接影響交際的背景知識。其次是傳授交際文化,即直接影響交際的背景知識和文化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綜合學生各方面能力,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由現象到本質,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3.互輔性原則。英語教學應當適當合理地處理好語言與文化教學的關系,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相互輔助,從而最大效率地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三、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策略
1.通過詞匯教學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詞匯是語言中最基本的要素。它最為直接地反映了人類社會文化生活,并對文化信息起到了明顯的承載作用。許多詞匯都帶有其特定的文化信息和內涵。它源于人們的生活環境、風俗習慣、歷史背景、心理特征等諸多綜合起來的文化意識。同樣一個詞匯在中英文里又有完全背道而馳的釋義。例如:在中國文化中,individualism的意思是“愛出風頭”,具有明顯的貶義,而對于極端崇拜個人主義的美國人來說,卻是強調個人主義,提倡個人自由和獨立,是褒義詞。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詞匯這一豐富的資源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讓學生理解文化差異對于不同地區、不同國家語言差異的影響。這對于學生對英語詞匯含義的正確理解有良好的幫助。
2.通過語法教學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語法是組合英語語言的基本規律。不同的文化會出現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英漢語法迥然不同。漢語語法關系是由語序和虛詞來體現,英語語法則以語態、時態、人稱、數等多種形態變化來體現。句子結構較為復雜。通過對中西句式的比較,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并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適應英國人的思維方式。
3.通過語篇教學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語篇的組織也充分體現了中西方人思維模式的差異。語篇的差異體現了中國人的圓型思維和西方人的線型思維。中國人傾向于層層鋪墊遞進,而西方人則習慣于直接表達的方式。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語篇教學來引導學生準確地理解英語語言。
4.通過其他形式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不僅僅只是局限在語言教學層面上,還可以通過許多其他的方式來進行。在這個高科技急速發展的年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信息技術,使學生更為直觀地領略異國文化風情。當然,還可以開展豐富的交流活動,在濃厚的英語文化氛圍中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五、結語綜上所述,不僅是英語教學,任何語言教學都無法脫離文化而以獨立的形式存在。提升自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交流的前提。更是英語課程教學的前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思維,培養學生對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能力。改善學生認識世界、認識文化的意識,拓展學生的文化視角,從而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要求的語言技能人才。
作者:劉源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