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
(一)幼兒教師培訓情況
“教師培訓的目的是提高教師的能力水平,加快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進程。”經調查統計發現,教師培訓次數每年1次及以下的在崗幼兒教師占總調查教師數的22.29%,2-3次占36.94%,4-5次占31.21%,6次及以上占9.55%,分析統計結果,有59.23%的幼兒教師每年的培訓次數在3次以下。綜上所述,幼兒教師接受教育培訓的次數普遍較低。在對幼兒教師進行培訓效果滿意度的調查中,經統計發現,對培訓效果比較滿意的教師占總調查人數的39.49%,其中有8.28%的幼兒教師表示非常滿意,另有31.21%的幼兒教師反映對培訓效果基本滿意,不太滿意的幼兒教師占總調查人數的26.75%,不滿意的幼兒教師占總調查人數的15.29%,對培訓效果表示無所謂的占18.47%。統計說明,教師對于培訓滿意度較低。
(二)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及待遇情況
通過對幼兒教師職業認可度的統計發現,在幼兒教師中非常認可幼兒教育這一職業的占總調查人數的7.01%,認可幼兒教師這一職業的占21.66%,比較認可幼兒教師這一職業的占35.03%,不太認可幼兒教師這一職業的占4.84%,完全不認可幼兒教師這一職業的占11.46%。綜上,幼兒教師對自身的職業認可度并不高。在關于幼兒教師月收入的調查中發現,月收入在1500元及以下的幼兒教師占總調查人數的7.47%,月收入在1500-2000元之間的占28.42%,月收入在2001-2500元之間的占35.92%,月收入在2501-3000元之間的占16.01%,月收入3001元及以上的占11.18%。目前幼兒教師收入偏低。
二、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數據能最直觀、最簡潔的將問題呈現出來,通過調查,將上述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對于幼兒教師的現狀已有初步的了解。總結當前幼兒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短板,明確問題,分析成因,才能對癥下藥。
(一)幼兒教師隊伍大齡化趨勢顯著,學歷偏低
目前,我國師資聘任機制欠佳,幼兒教師大齡化趨勢顯著。年齡較大的幼兒教師,積累了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能很好地提攜年輕教師,但年齡偏大的教師過多,卻會導致幼兒園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新。幼兒教師退休制度規定,在編幼兒教師55歲退休,使得幼兒教師隊伍長期處于飽和狀態,編制被大量的老教師占據,新生幼兒師資力量難以介入,與幼兒教師隊伍年輕化的要求相悖。幼兒教師整體素質呈現上升趨勢,但局部還存在學歷偏低的情況,高學歷的幼兒教師已成稀缺資源。據最近一組數據表明,近三年濰坊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缺口是1.46萬,造成如此巨大缺口的原因之一就是高等師范院校學前專業招生計劃數額較少,加之學前專業報考冷門,更加劇了本科及以上學歷層次人才輸送不足。另一方面,社會尚未對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形成合理的社會期望,使得本就數量有限的高學歷學前畢業生不愿從事學前教育這一職業,導致幼兒教師群體性學歷較低。
(二)教師培訓次數較少,教師職業滿意度較低
“幼兒教師培訓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完善專業技能和水平,提高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目前,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相對薄弱,專業發展平臺有限。由于教育、管理理念的局限,部分幼兒園培訓流于形式,對受訓者在實際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針對性不強。在培訓課程的設置上,形式簡單,多是以百人以上的講座形式呈現,教育理念只靠專家講述,沒有教師的自我反思、自我建構,這就使得理念往往停留在口頭上,難以落實到行動中。
(三)教師幸福指數較低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曾說“人性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人的自我滿足感一方面來自于物質,即薪酬待遇;另一方還有精神上的需求。目前整個社會尚未對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形成合理的社會期望,沒有意識到幼兒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復雜性和艱巨性,無法給予幼兒教師更多的尊重和關心,致使幼兒教師幸福感較低。
三、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
發展學前教育應從加強幼兒教師環節入手,這就需要從政府、幼兒園、教師三個維度出發,有效促進三位一體全面發展。
(一)明確政府角色責任
加大財政撥款,提高教師幸福感。政府嚴格依照《教師法》落實幼兒教師績效工資,提高幼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職業滿足感,吸引更多幼兒教育專業的優秀畢業生投入到幼兒教育事業中去,使其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幼兒教師,在工資、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落實保障措施,制定教師住房優惠政策、生育補貼政策、醫療養老保障政策等,切實改善生活條件。提高辦學層次,培養優質教師。政府應積極引導,完善在職培訓機制,提高教師的學歷水平;針對各類面向幼兒園輸送專業人才的大專院校,出臺政策,設置門檻,提高辦學層次;整頓大專及本科師范類院校,通過政策傾斜,制定相應的措施辦法指導招生,擴大招生比例;加強師范類院校自身專業建設,面向市場準確定位;在課程設置上把握專業特殊性,強調專業技能訓練和教育理論實踐并重,為幼兒園提供優秀的后備師資。
(二)完善幼兒園的功能
完善保育管理,優化評價機制。教學管理是教育中的一門藝術,幼兒園由于其辦學方針、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更要對教師教學嚴格管理。幼兒園要規范保育保教課程設置。設計適合于學齡前兒童的作息時間,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制定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規范,對幼兒教師課堂上的行為要采取隨機聽課、巡視等方式進行定期抽查,防止不適當的課堂秩序管理方式或言行的發生。幼兒園還要明晰教師的職責,包括對幼兒的學習、安全、衛生等多方面所應承擔的責任。促進師德建設,弘揚園所正氣。要對教師的師德、責任心進行考核,對教師的保育保教行為進行反饋。
(三)著力促進教師成長
開拓學習途徑,提升綜合素質。教師應立足于職業發展,主動去尋找適合自己切實有效的學習途徑,包括參加社會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在職培訓班,強化實踐技能。同時,針對目前幼兒教師學歷層次不高的現狀,建議教師積極參加函授在職本科、研究生相關課程的學習,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強化合作意識,促進共同成長。幼兒教育的對象是學前兒童,教育的直接執行者是幼兒教師。教育的內容又涵蓋了兒童成長的方方面面,而不同的教師負責不同的方面。尤其是幼兒教育,它不僅是指課堂教學,更重要的是有效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態度。這就決定了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間不可缺少交流與合作,包括對幼兒學習狀況、成長狀況、同一學科教學思路及方式方法的交流等。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關系到每一個幼兒教師職業發展,關系到幼兒園的健康發展,關系到學前教育事業的快速進步。建設一支個人涵養較高、技能嫻熟、經驗豐富的幼兒教師隊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政府、幼兒園、教師形成合力,共建共享。
作者:王文爍 單位: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