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必須重視師生的互動性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體育與健康課程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成長。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根據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顯而易見,既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同時又特別強調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從傳統的師生關系、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中擺脫出來。即重視師生的互動性,真正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開展,要求教師必須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機整合的有效途徑。它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革新了信息傳遞的方式、方法,更促進了改革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形成新的課程理念。所謂整合就是強調信息技術要服務于課程、融入課程內容,強調信息技術在哪些方面能增強學習效果,能使學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情,真正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習之中。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真正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習之中。
一、信息技術是師生互動性充分發揮的最佳操作平臺
體育教師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將超越習慣和經驗的束縛,走出課堂,吸取先進的創新理論和創新經驗,豐富自己。體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需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更應當不斷地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擴大知識面。這些僅靠教材和教學資源是不夠的,必須借助信息技術,運用網絡知識,接受遠程教育和通信交流。作為獨立個體的體育教師往往存在著在進行自己擅長的內容教學時,會講解精練,動作示范規范,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也很快,反之,則出現不盡如人意的現象,有時還會出現專業知識和教學手段、方法的老化,時間一長勢必會違背“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如果運用信息技術則會使這樣的問題變得較簡單。
二、信息技術能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間接興趣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教學應當貫穿在學生的興趣之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一階段都能連貫地表現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動。”可見,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主要因素是學習動機和興趣,這是學生智力發展的重要動力。運用電教媒體,通過聲、形、作等因素的交替作用,對學生進行心理控制,激發學生去探索,去創造,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有密度、有強度、有情感,使學生自始至終在情境交融、興趣盎然中動情明理。
在教學實踐中,運用電腦動畫演示蹲距式跳遠的慢動作,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學生觀看后,覺得跳遠的動作好像是在空中飛躍,課堂氣氛活躍、激情高漲。全面領會了跳遠的全過程。例:在進行跳遠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騰空和落地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身體前傾的問題。盡管教師反復強調其正確做法,但效果不佳。
要解決這一問題,就應了解身體前傾產生的原因及正確的解決方法,產生的原因一種是在助跑時整個身體向前運動,當起跳時,起跳腳著板后產生的制動使得下肢向前移動的速度相對慢于上體,如果擺動腿和兩臂的擺動不積極,就容易造成上體的前傾。另一種是起跳蹬地時,低頭含胸,騰空后使身體產生前傾,針對這些原因,一方面重復電腦動畫演示跳遠的慢動作,學習從助跑到起跳的連貫動作,另一方面采用一些針對性練習。
可見,電教多媒體的應用,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手段生動活潑、新穎多樣,克服了過去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的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點,又能創設比較好的情境和情緒體驗,引起并保持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從而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可以大大增加課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學效率,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利用計算機的存儲和調用功能,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信息、畫面、聲音,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課本以外的內容或本學科的前沿知識。
三、信息技術有利于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往往考慮最多的是完整性、系統性,具有絕對的權威性,而較少考慮學生的要求,失去了教材本身所具備的娛樂性的魅力。教學過程只注意環節和部分,課堂氣氛嚴肅有余而活潑不足,氛圍顯得過于沉悶、呆板,很難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信息技術的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種主動參與活動,為我們提供了跳板。運用信息技術與體育新課程的整合,從學生學習的內容入手,重視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擇,強調教學內容和方式體現課程的時代性,讓學生獲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體,而且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應當是在主體意識支配下的自覺行動,電教手段將現代的聲、音、動作引進體育課,以其絢麗多彩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響和情感豐富的講解,自始至終成為學生的主人。進行教學媒體的優化組合,驅使學生積極思維。在講解蹲距式起跑時,用電視錄像演示:“各就位”“預備”“鳴槍”它們是引導學生加深對起跑的全過程,全面領會動作要領。其次,教師運用電教手段,促使學生自己重復練習,這樣激發了學生興趣,又拋棄了傳統的集體喊口令的練習,當然必要時要集體綜合練習。
最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體育教師在知識技能時,想到還要在哪些面完善自我;還可以使體育教師在備課時,在考慮教學內容時,安排教學方法時,在面對學生時,能夠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想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