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化學教育論文
一、中學化學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現狀及重要性
1、中學化學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現狀
通過對化學學科內容和方法的研究,運用合理的方法將人文教育滲透進化學教學中是創新性教學思維。目的就是要培養中學生多元化生活赴他們懂得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人文精神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科學觀。但是規階段中學教學中的學科分工過于鎮密掌校功利性過強許多教師把化學教學單純地看作是傳授化學知識的學科,漠視人文教育在化學教育中的重要性。這樣必然導致學生偏科、學習動力差等后果不利于德智體全面發展池不利于化學學科的教學。.
2、化學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教育家、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曾經說過科技能給人類帶來創新但也會帶來潛在的毀滅性危險。長期以來教育中方法的不得當價值觀的扭曲獷清感的挫折等人文內涵,導致一些學生在社會、倫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識嚴重匿乏。人類社會中的一些問題加人口、資源、生態環境等就可能因此而變得越發危急。所以,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有機地結合能培養出雙重素養的人才這也是未來教育的必經之路。研究生物體就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基礎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而化學學科就是這么一門基礎性自然學科。作為一門探究真理的學科,化學在逐漸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文化傳統使人們的認識觀和方法論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任何一門學科都不會缺少交流,人與人之間六與自然之間都存在著不可分離的關系這就是人文的魅力池是人文教育在人類中的重要性。
二、將人文精神教育滲透進中學化學教育中的措施
1、加強教師自身修養增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
教師除了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過硬外,思想觀念也應該符合時代的需要加強學習與修養努力成為學者型教師。新時代的教師要求知識面不僅廣品質上也應高尚不僅能深層次地解決問題而且還能結合學科特點將創新精神、人文素養、科學價值觀等滲透給學生。授課時不僅能傳授知識還能有效地、正確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設計創新型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材激發學生們對人文的興趣
傳統的化學教材中莊要是本學科知識的堆積啟身缺乏豐富的人文知識結構單一很難將教學與人文相結合。經過多年的改革加今的教材中加入大量的人文教育教師在課堂可以著眼于引導學生去掌握科學知識,并挖掘豐富的人文素材教育學生,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人文精神。例如在介紹放射性元素鈾時教師可以介紹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給學生展現出她頑強的毅力和獻身科學、熱愛科學的精神,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這樣的教學掌生們可以在化學學習中感受到那些偉大的科學家所得成果的來之不易,明白科學的發展靠的是團體合作并不是一個人努力的結果。.
3、加強化學實驗中的人文教育
中學化學實驗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親自實踐體驗科學的魅力。如何使人文教育很好地在實驗中起到作用?建議做到:
(1)教師幫助學生拓展化學知識并培養他們的實驗思維和設計能力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討等方法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
(2)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焙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實驗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實驗史教育等方法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3)教師在對學生評價時應從實驗意識、合作精神、實驗操作技能、分析問題等方面進行評價,不要單一地只重視實驗結果的正確與否應體現出人文關懷。
總之,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結合是當代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學化學教師在授課時應該以人文精神教育為重要內容努力推進化學教學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力求培養既有豐富科學知識、又有高度人文精神的現代化人才。
三、總結與展望
將人文教育滲透進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是當代教育的趨勢。因此我們應該結合具體教學從實際出發靈活運用現有條件使化學教育和人文教育融為一體使中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時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但是,另一面我們也不能撇開應該學習的科學知識而盲目地、孤立片面地推崇人文教育這將會影響學生整體科學素養的培養。
作者:黃圖倫 單位:重慶市梁平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