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式轉變與內容更新結合
我們現在所用的藥理(生理)教材是2007年全國統編教材,教材中所載西藥,現臨床上已有近50%極少用。現各系統都有很多新藥或新的劑型用于臨床,有些老藥也研究出新的作用。這些新藥和新作用給患者帶來福音,縮短療程,減少毒性反應,提高了效率。而我們現藥理教學,尊重教材,遵循大綱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嚴重束縛了教師的手腳,多年來一直按著教材內容、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藥理教學與臨床實踐脫節,藥理教師不了解新藥,學生進入臨床,對處方上的新藥名稱及其作用一無所知有些藥理教師只好通過臨床調查新藥,平時注意查閱收集有關資料,以便在教學中加入新藥知識。
但現實中又存在不能遠離教材,加入新內容可能出現不能按教學計劃完成任務等矛盾。新的教學模式應著重教材改革和革新,刪減不合實際的內容,把新藥知識以講座形式在課堂上介紹給學生,還可以編寫補充教材。另外,應盡快修訂教材,使藥理教材在教學中能與新大綱同步。
二、以實踐教學為突破口
實踐性教學是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實用人才的主要環節,但現行的教育模式對培養學生實踐觀念、動手能力和職業意識不利,基層醫院所需的能力在現行的課程計劃及教學中未得到體現。在實踐教學中存在著教師把實驗操作過程及注意事項交代的清清楚楚,把儀器準備齊全,只要學生按正確操作模仿,有結果出來即可。這種被動狀態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養成了依賴思想,不能把實驗操作程序、動作的規范、熟練準確的要求當作主觀認識的需要,從而使實驗課成了單純地、被動的接受事物,而不是把實驗當做認識的能動過程,忽略了這一過程中的思維和創造。要培養實用型人才,就要改革這種實踐教學方法。
(一)讓學生參與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1.實驗方法的設計:目的是使學生對將要進行的試驗工作有一個通盤考慮。這樣,學生在實驗前理解本次實驗的整個過內容,發現和解決問題,了解運用什么類型的方法,采取哪幾個步驟完成實驗,實驗中有哪些干擾因素及如何排除等。
2.實驗儀器、設備、材料、藥品、動物等準備工作是實際工作中一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這些在現行的教學大綱沒有要求,教材也未系統介紹。實踐證明,生理教學中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如實驗前,有的藥品和試劑需要配制,過去常規都是由實驗員或教師事先配制好,現在可以讓學生在實驗前自己計算、配制,獨立完成,但教師一定要做好預備試驗的把關。
又如生理實驗多是動物實驗,有的動物可讓學生自己動手尋找和練習捉拿動物,這樣既節省了部分開支,又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和操作技能。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做,允許失敗,失敗后重做,讓學生自己總結,找出失敗的原因,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又使他們形成對每種實驗從理論到實踐,再回到理論的完整認知系統,并能及時發現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在實驗室只是單存接受事物的被動狀態。通過實驗課的準備工作和實際操作,使學生有了更多的動手機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工作責任感,培養了學生的組織和設計能力,鞏固了原有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
(二)加強和改進實驗技術考核制度
過去實驗課的考核、操作技能評分只是根據學生報告單填寫的是否正確及報告結果是否矛盾來進行判斷。為了客觀、全面、及時的反映學生掌握基本技能的情況,應把過去學期考核和單一評判報告單改進為貫穿在實驗課教學中的考試方法。從學生進入實驗室起,教師就著意觀察其對實驗儀器和準備、操作程序、動作的準確性及熟練程度、實驗課態度、實驗室衛生保持情況等,再根據報告結果進行全面評分,制定出具體的考試方案及評分標準。
作者:黃艷軍 單位:菏澤家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