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建筑設計論文
一、建筑環保節能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我國建筑環保節能實施時間并不長,加之建筑設計在環保節能方面是一個系統功能,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有五個方面。建筑環保節能標準要求過低,且存在標準推行北方快南方慢的狀態,尤其是中小城市,環保節能的建筑設計以及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理念并沒有規模化的貫徹實施;環保節能監管不嚴。
監管部門對于違規的相關部門或建筑商在處罰力度上比較松散,一些交付驗收的建筑對于環保節能環節比較輕視,原因在于監管尚未形成合力;建筑環保節能的氛圍并有形成,無論是執法部門還是建筑部門,缺乏對于環保節能緊迫感的認識,缺乏對環保節能建筑的宣傳;環保節能型建筑設計缺乏必要的政策法規支撐,但目前建筑節能政策法規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狀況,僅有少數地區出臺了地方性建筑環保節能法規,但面對市場,缺乏配套的政策扶持,節能環保建筑依然難以推進。
二、建筑設計環保節能的原則
面對建筑能耗過大的現狀以及建筑環保節能所面臨的相關問題,了解和把握建筑設計環保節能的原則至關重要,它是科學指導推進建筑設計環保節能的總體要求。建筑設計環保節能要把握高效資源利用率原則。環保節能的理念就是突出對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以降低非可再生能源利用帶來的環境惡化影響。這就要求建筑設計應該充分考慮的建筑所需的土地、水、建材等相關材料利用率的最大化,盡可能的利用自然資源替代非可再生能源。要把握污染最小化原則。
建筑環保節能強調的就是在突出建筑使用性的同時達到對環境影響的最小化,這就要求建筑設計要考慮多種要素。比如建筑要盡量減少對土地、水和空氣的污染,就地取材,減少耗材運輸給環境帶來的影響,多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建材,達到對建材的后續綜合利用;要把握基于生活適應性的生態環境和諧原則。建筑生活適應性突出的是人的需求,但人的生活環境離不開生態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才有利于實現人的生活適應性,這就要求建筑設計環保節能應充分考慮到建筑、人以及自然的整體生態和諧;要把握可持續性、推廣性原則。
三、建筑設計環保節能的措施
建筑的環保節能是在保證室內較較舒適的韓靜基礎上,提高對通風、采暖、供水、照明等供應的能源利用率。它的設計不能以污染環境為代價換取節能效果,更不能以環保節能未有阻礙建筑的其他必備功能,諸如消防、景觀等。
1.環保節能技術層面措施
1.1優化建筑朝向設計
建筑設計應加強環保節能意識。建筑環保技能設計應充分考慮建筑的室內熱工環境。現代建筑在設計過程中,由于對土地、商業價值等綜合因素的考慮,忽略了陽光的利用效率,造成了建筑室內熱工環境差等問題。陽光不僅對居民健康有著重要的價值,對環保節能也十分有意義。因此,建筑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學習和掌握日照原理的應用,合理的依據季節段、陽光照射度等因素確定建筑的朝向以及窗口的開窗度。例如在冬至后,由于陽光照射角度低,室內接受陽光面積會比夏天多,因此在設計上應充分把握太陽高度角,做出日影像圖來確定陽光照射時間,提高建筑南向開窗面積,在保證陽光采納充足的情況下減少建筑東向和北向的鎧裝面積,以保證熱量耗損降低,穩定室內熱環境。
1.2提高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度
建筑設計在水資源、風資源、太陽能、地熱能資源等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上應高度重視。對于水資源可以通過雨水收集與應用等裝置設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度。室內水資源裝置應充分考慮飲食用水、洗浴用水、廁所用水等環節的可綜合利用性,減低水資源消耗的直接性;高層建筑應加大安裝太陽能接受裝置,其轉化的能量可以供洗浴、做飯、照明等使用。因此設計者對建筑通風設計意識要強,綜合利用自然資源改善室內的熱工環境;加強建筑環保節能法律法規認知意識,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要求控制建筑構造的節能設計。
1.3優化建筑構造設計
建筑構造設計一方面要考慮建筑組成部門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還需在營造舒適度與環保節能上下功夫。室內構造設計利用物理光學原理將屋頂設計為連續“W”狀態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陽光;屋頂透明天窗可采用雙層玻璃,形成飽溫、采光為一體的能源利用裝置;將輸水管道安置在室內樓板內側,可以達到冬天靠熱水散熱取暖,夏天靠涼水降溫的效果。控制建筑總體表面積設計,表面積越小、耗能越少,因此多選用長軸在東西方向的長方體構造結構;研究結果顯示體形系數每增加0.01,耗能損失增加2.5%,因此,對體形系數要做到優化控制,將其控制在0.30以下為益。
2.建筑設計環保節能的監管層面
建筑行業的發展離不開監管,建筑環保節能政策的制定有利于引導建筑設計在環保節能上形成創新發展動力,而環保節能監督與處罰則對督促建筑行業加強環保節能意識,營造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設計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建筑行業監管部門一方面應根據環保節能現有標準,結合市場研究進展及時完善節能細節標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發展性,形成引導合力,另一方面行業監管權責要明晰,避免部門間相互推諉情況,加強監管人員環保節能監督意識,提高執法嚴格程度,以規范建筑行業的節能環保行為。
作者:周園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