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幼兒教育論文
1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分析
1.1教學形式小學化,以課堂教學取代游戲
幼兒在幼兒園中應該通過游戲的開展,滿足身心發展的需求,從而自然而然地獲取相應的知識。我國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應該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及規律,以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并在游戲中做到關注幼兒差異,促進每個幼兒的發展。但是,目前有很多的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的要求,提升自己的名氣,以課堂教育取代了游戲,讓幼兒像小學生一樣坐在教室里接受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完全忽略了幼兒教育的特點和幼兒的天性,這種小學化的教學形式影響了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1.2教學管理小學化,以小學生制度管理幼兒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接受到適合這一時期的發展的教育,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需要有正確、合理的生活、活動、學習、游戲等方面的安排,一般情況下,幼兒園大班每天上2~3節課,每節課的時間是30分鐘,幼兒的課余休息時間也比較長,與小學生有著很大的區別。但是,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有的幼兒園在幼兒的生活管理上,基本運用了小學的管理制度,以集體班級教學為中心,來安排幼兒的作息時間,幼兒園儼然成為小學,另外,一些興趣班、特長班更是讓一些幼兒失去了游戲、運動的時間,這種小學化教學管理的現狀,也使幼兒教育失去了本有的樂趣,后果堪憂。
2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糾正策略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完全忽略了幼兒的特點,對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障礙,也影響了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基于此,結合上文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分析,對如何糾正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的策略,作如下幾方面的探究。
2.1遵循幼兒教育規律,做好“幼小”教育銜接
幼兒階段具有自己的主要特征,因此,幼兒的教育應該結合這些特征來做出合理的設計和實施,實現教育對幼兒的健康發展的作用,幼兒教育的重點還應該體現出內容的豐富性、啟蒙性,在教育的特點上,還應突出科學性和適當性等,“幼小”教育的銜接過程中,幼兒教育還應結合幼兒的教育規律、教育的理念來設計教學的課程,突出幼兒教育的獨立性,應該認識到幼兒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入學前的考試,而是為幼兒進入小學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才是關鍵,因此,要以多樣化的適合幼兒特點的教學活動、游戲等,增強幼兒的學習意識,培養學習的興趣,為了幼兒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礎。
2.2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有效發揮“家園”共育作用
目前,有很多的幼兒教師業務知識十分欠缺,很多教師學習專業是小學教育,甚至有的教師是通過關系招收進來的非專業的畢業生,這就使得幼兒教育的師資難以適應當前幼兒教育的需求,因此,首先要通過對教師的培訓,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升幼兒教育的能力,真正克服小學化的傾向,要是幼兒教師認識到幼兒教育是基礎的教育,要結合幼兒的特點來進行;鑒于目前眾多家長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所產生的影響,我們要通過多種方式與家長展開交流,是家長充分理解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是拔苗助長,無法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使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理念,讓幼兒在家庭中獲得良好的教育,充分發揮出“家園”共育作用。
2.3政府部門宏觀管理,加大幼兒教育督導力度
由于我國相關教育部門對幼兒教育管理滯后,導致了我國的幼兒教育一直處在一種落后的狀態中,因此,今后要建立并完善幼教的監督機制,從每個教育教學的環節中進行嚴格的把關,對出現“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各級主管部門要嚴格審查辦園的標準,對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予辦理,防止個體幼兒園出現“小學化”教育,產生生源等方面的不正當競爭。
3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在幼兒園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管理上都表現的十分突出,它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嚴重影響了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當前形勢下,糾正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需要依靠整個教育機制的改革,需要每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付出長期的努力才能得以實現。
作者:任文秀 單位:貴州省銅仁市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