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教師師德缺失原因
由于幼兒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然而幼兒教師的工資水平與中小學教師相比明顯處于劣勢,打消了幼兒教師工作積極性。同時,沒有切實的法律、制度可以真正保護幼兒教師,各種考核、比賽把工作負擔變得十分沉重,孩子身后龐大的親友團給教師的工作造成很大壓力,幼兒教師成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面對煩瑣的教育工作、承受著強大的心理壓力,幼兒教師心里慢慢滋生抑郁、暴躁等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當累積到個體無法繼續承受時,教師不顧師德、不顧法律,做出了傷害孩子的事情。面對幼兒教師師德下滑的現狀,我們不能一味地將錯誤推給從事一線工作的教師,難道國家、社會、幼兒園不應該反思嗎?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不但是教師自己的責任,更是學前教育事業、社會、國家的責任,需要整個社會共同付出努力。
二、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措施
對幼兒教師隊伍進行師德建設,并不是拿少數教師所犯的錯誤對全體幼兒教師施加壓力。參與師德建設是每個幼兒教師應盡的職責。
(一)國家是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保障
國家要反思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為什么會培養出這樣缺乏師德的教師,找出問題所在,從而完善幼兒教師培養體系,切實提高整個行業的素質。“以德養德”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總是不堪一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規定“依法落實幼兒教師的待遇和地位”,這說明“高薪養德”勢在必行,這就需要國家對學前教育事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落到實處,不僅可以提高幼兒教師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增強在職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和職業榮譽感,而且也會加強幼兒教師行業的吸引力,吸引優秀教育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應該加大對中西部落后地區的幫助和扶持力度,提高在職幼兒教師師德水平,鼓勵優秀幼兒教師到中西部地區獻身學前教育事業。)社會是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強大力量社會應該大力宣傳優秀幼兒教師的感人事跡,讓教師普遍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職業榮譽感,增強幼兒教師在社會上的積極影響。
同時,社會應為幼兒教師樹立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學習榜樣,樹立積極、正面的幼兒教師形象,從而傳遞學前教育正能量。整個社會應該尊重幼兒教師以及教師工作,摒棄幼兒教師就是每天“看孩子”等錯誤觀念,理解幼兒教師的工作并給予支持和鼓勵。
(三)幼兒園是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必要保障
幼兒園需要采取措施加強教師的師德建設,為師德建設提供養分。
首先,加強師德建設,幼兒園應該完善規章制度。制度制定過程中要傾聽教師的意見,保證教師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定期組織開展師德建設會議,表揚優秀幼兒教師,為全教師樹立學習榜樣。幼兒園應秉持公開、公正的原則,進行職稱評定、評崗評先,從而保障教師工作積極性。
其次,加強師德監督,幼兒園可以建立由幼兒家長、社會和教師共同參與的監督體系,將他律與自律相結合,對教師師德進行監督,預防教師不良心理與行為。
最后,加強師德維護,幼兒園應創建和諧人際關系和友善的園所文化。幼兒園應對教師實行人性化關懷,同時,建立由專家和教師組成的心理健康小組,定期對教師進行心理疏導、干預,保證幼兒教師處于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預防不良心理。
(四)教師個體是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強固根基
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要提高幼兒教師素質,從根本上杜絕缺乏師德的行為。
首先,教師應該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充分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意義。干一行,愛一行,幼兒教師要深深地愛上學前教育事業,具有克服困難的堅定信念。教師要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兒童的身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任何缺乏師德的言行都是不允許的。
其次,做媽媽型教師。幼兒教師應該像媽媽一樣愛孩子、關心孩子、教育孩子,做班里每個孩子的好媽媽。
再次,做“反思的實踐者”。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不斷反思、堅持反思,促進自己不斷成長,提高思想和理論水平,切實指導自身的實踐活動。
最后,不斷學習,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幼兒教師應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對自身的要求,樹立職業理想,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率先垂范、立身行事,處處為楷模。
為了兒童健康成長,面對師德下滑,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勢在必行,不僅需要國家政策和資金的保障,需要奮斗在一線的幼兒教師的努力,也需要社會的支持和幫助。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
作者:于雪莉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