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態農業園區規劃的功能
1.1環境保護功能.農業生態園規劃首要功能是環境保護,促進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改善均衡發展,維護自然生態和諧,提升環境品質,有利于現代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1.2節約成本功能.農業生態園規劃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效能,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能夠幫助經營者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收益.但事物具有兩面性,規劃前期投入相對較高,經營者需具備一定的前瞻性思維和眼光.
1.3科技示范功能.生態農業園規劃采取現代科學技術,吸收或培養觀光農業元素,如園林風景、民俗文化等,通過布局設計,為公眾提供觀光度假、休閑娛樂、科技傳播等場所,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針對性,能促進廣大農民參與到生態農業建設中來,并為他們提供示范與合作.
2生態農業建設及其規劃工作形勢
生態農業是全球農業發展必然趨勢,各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農業建設.據有關方面估計,目前全球每年生態農業產品總值達到250億美元,其中歐盟100億美元,澳大利亞35億美元,美國和加拿大100億美元.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生態農業建設,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地位,并藉此以建設“美麗中國”.國家科技部2012年5月出臺《生態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要求提升農業生態安全科技原始創新能力.各地政府結合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生態農業發展.浙江省《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構建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發展格局,形成農業產業生態布局、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農業環境持續改善的生態循環農業產業體系,到2015年建成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縣20個、示范區100個、示范企業100個、示范項目500個.社會資本也逐漸流向生態農業,新農村生態農業建設和規劃迎來了良好機遇.
生態農業規劃設計作為生態農業建設重要環節,國家農業部門提供了大力支持,專家學者也開展了相關研究.2009年農業部出臺《農業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文件編制規范》,明確了編制范圍、深度、簽章要求,規范了初步設計說明、圖紙、農機具和儀器設備清單和概算書等各部分編制要求.對設計文件的編制、評審和批復作了統一規定.河北、江蘇等地制定了關于農業觀光園規劃設計規范的地方標準.中國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最新生態農業項目規劃設計與高效農業技術推廣指導實用手冊》等.農業專家學者對農業生態園區建設發展方向、欠發達地區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等問題展開探討.
3新農村生態農業園區規劃設計問題及分析
正在興起中的生態農業規劃設計市場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在促進生態農業跨越發展的同時,也將國內建設和園區規劃中存在諸多問題凸顯出來.
3.1農民對生態農業園區規劃設計工作的認識誤區
生態農業園區規劃是一項基礎性工程,需要按階段分步實施.首先要收集和分析園區基礎資料;二是確定園區規劃目標;三是制定園區發展戰略,四是確定園區產業布局,五是開展功能分區,六是園區土地利用規劃,七是環境景觀、道路交通、水電設施規劃;八是生態、科技系統和生活服務設施規劃;九是園區解說系統規劃;最后是規劃設計的實施、管理及評價.生態農業規劃工作的復雜性、系統性和科學性,工程建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要求園區規劃建設前期資金投入相對較高.但農村生態農業園區建設資金鏈條相對緊張,多數農民和經營者認為專業化規劃是在“燒錢”而非“省錢”.這種認識形成有主客觀緣由.主觀方面,一是大眾價值觀傾向,選擇創業服務社會,或是僅限投機賺錢及其他;二是企業家個人智慧和視野,是否對國內外生態農業現狀比較了解,是否看到生態農業園區規劃建設的經濟、社會及環境效益.客觀因素主要是生態農業規劃建設回報周期長,加上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和租賃困難,規劃建設投資風險較高.
3.2農業規劃設計理論與生產實際脫離現象嚴重
生態農業要求新農村的發展要同其環境及相關產業協調發展,強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產力,適應生態環境,提升經濟效益.生態農業園區規劃工作要求能夠促進農業自然資源合理利用與增殖,提高生物能的轉化率,使生物與環境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促進農業生態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生態與經濟之間良性循環,并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新農村農業生態園規劃編制工作由注冊城市規劃師承擔,由于現行規劃師考試制度缺乏能力考核機制,加上國內規劃師人數少,且分布不均,其所在規劃單位懂農業的技術人員更是稀缺.農業園區規劃國內目前尚無技術規范,各地規劃多缺少科學方法指導,同時許多長期在生態農業建設一線的農民,了解生態農業建設的特點和需求,他們中不乏頭腦靈活、視野開闊的能工巧匠,但由于體制約束,他們沒有機會參與到生態農業規劃設計工作中來,生態農業規劃和建設工作亟需改革.
3.3基層生態農業園區規劃設計的動機日益復雜
規劃設計是生態農業園區建設的重要環節,既是政府農業主管部門的規定,又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隨著近年政府對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推進,生態農業建設投入逐漸加大,各地農村悄然掀起了生態農業“規劃熱”.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多數生態農業規劃設計項目并未取得預期的效果.其中緣由,一方面是由于部分經營者存在“重立項、輕建設”,“重規劃,輕管理”使然;另一方面生態農業園區經營者或規劃設計單位的動機日益復雜.基層生態農業園區的規劃設計動機呈現復雜化趨勢.第一,經營者將園區規劃設計作為產品營銷的策略,通過宣傳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在這種動機指導下,規劃設計的系統性、科學性等已經不再重要了,僅靠園區景觀宣傳就能達到效果.第二,企業法人通過生態農業規劃設計,申請立項搶占農村優質土地資源.這類規劃設計往往止步于“批準立項”,當然也有將規劃付諸實踐的企業,如果能夠進一步提高土地價值的話.三是規劃設計單位通過制定園區規劃,報有關部門以“爭取”農業建設項目資金.國家每年對生態農業等項目下撥專項經費或配套資金,且數額巨大,吸引了基層單位積極申報項目規劃.雖然這種規劃設計文本相對完美,但實際項目建設往往達不到規劃設計的要求.
4結束語
生態農業園區規劃是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大事,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為其健康發展獻策出力.當前農村農業生態園區規劃設計工作中出現的這些現象并非新問題,但要解決這些問題卻很困難,因為改革將打破現有利益格局,會招致各方面阻力.如果要改變這種狀況,徹底破解規劃工作困局的話,有關部門和企業單位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從生態農業建設大局出發,學習新農村生產實踐經驗,學習國際先進理念和科學技術,實事求是,因勢利導,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農業規劃設計道路.
作者:趙蕊 姚? 肖新 單位:安徽科技學院城建與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