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經濟管理論文
一、合同簽訂風險及防范
施工企業項目經營過程中,簽訂的各項合同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主要面臨的風險包括項目承包合同風險和項目分包風險。施工企業與業主簽訂的承包合同中,承包方和項目業主使用的計量、統計工具和方法存在差異,施工后期驗收階段施工量與業主要求存在差別,嚴重時會引起工程糾紛。另外,雖然合同中有承包風險費用的存在,但合同簽訂期內未深入研究和探討施工過程中隱藏的風險,施工企業在合同中盲目地承擔了各種責任。
如果施工過程中出現了較大的問題,按照合同承包企業需要給予相應的解決措施或者賠償;項目分包合同是施工企業與下屬施工團隊或施工人員簽訂的合約。由于各施工團隊或施工人員的能力和水平存在差異,施工階段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施工質量問題以及工傷事故。如果在合同中沒有對各種突發意外情況做出詳細地描述,一旦問題發生將會給施工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施工企業實施工程經濟管理時,需要在依據法律的前提下,嚴格制定各種合同的簽訂規則。在合同簽訂前,認真分析施工中潛在的風險和問題,把這些風險、問題在合同中做好描述并且明確好責任和義務。對于業主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可以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身合法權利。簽訂分包合同時,將施工人員的行為落實為責任,規范他們的施工操作,提高施工質量。
二、施工質量風險與防范
施工質量風險是當前施工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在項目的施工管理過程中,施工采用的圖紙不標準、尺寸不合理等直接影響了項目的施工質量,增加了工程經濟管理的風險程度;施工單位為節省開支,購買和使用不符合規格或者比較劣質的材料,最終完成的是一項“豆腐渣”工程,這將極易產生法律糾紛;施工人員素質偏低、能力不足以及操作不規范等,也直接影響施工的質量;另外,施工期內出現惡劣的天氣環境對施工項目造成破壞,如果不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也會降低施工質量。
例如修筑水泥混凝土結構的溝渠時,施工剛剛完成就突然遭遇了雨雪天氣,氣溫急劇下降導致水泥在沒用干的情況下出現霜凍,在后期該結構松散脆弱、容易脫落,嚴重地影響施工質量。為了降低工程經濟管理中的施工質量風險,施工企業應該嚴格按照國內施工企業標準,規范自己的施工手段。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監控施工過程,減少不利于施工質量的行為出現。與此同時,提高施工人員素質,增強他們自我管理、自我規范的意識;施工企業還要增強突發意外情況的防范意識,這樣出現問題后可按照預先確定的補救措施加以解決。綜合以上,可以有效地降低和防范施工質量風險。
三、施工用料、設備采購風險及防范
工程項目中的風險還有一部分是由外來因素造成的,市場價格的變動就是其中之一。施工企業對項目的概預算是基于施工前的市場價格,而實際施工過程中項目工程所需的設備、原材料的價格同預算存在差別。在市場經濟快速變化的條件下,原材料以及工程設備的價格極有可能快速上漲。在這種情況下,項目成本會不斷增加,導致被迫停止施工、施工期延長甚至施工質量大打折扣。例如鋼鐵行業受市場變化的影響,鋼材價格迅速升高。由于施工項目使用的鋼材都是根據使用臨時采購的,鋼材價格的突然上漲對施工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噩耗。
施工企業在市場價格快速上升的情況下進退兩難,所以這種風險帶來的危害是比較大的。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動,防止原料、租賃設備等價格上漲為工程項目帶來的隱患,施工企業應該定期做好施工用料市場的評估和預測,掌握市場的動態信息。預測好市場的變化趨勢,及時做好準備和調整。例如與商家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提前同供應商簽訂訂貨協議等,這些都可降低市場變化給工程項目帶來的消極影響。
四、經濟政策變化風險與防范
經濟政策的改變也為施工項目帶來一定的風險。例如房地產業高速發展,國家為了穩定經濟形勢實行對房價的調控。在社會各界響應新政策的形勢下,房地產業終于放慢了腳步。然而部分房地產商為了適應政策變化作出極端行為:拖欠施工項目的工程款,這種情況為施工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實施工程經濟管理時,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多關注經濟政策的變化,適應發展形勢。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依法維護自身利益。
五、結束語
善于發現工程經濟管理中的風險,分析和研究其內在和外在的原因。防患于未然,采用針對性措施來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加強工程經濟管理體制建設,相信未來施工項目的開展會越來越順利。
作者:包樂 單位:舍弗勒投資(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