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蹈教育的意義與功能
1.舞蹈教育的意義
在我們的幼兒園教育體制中,家長和教育專家都非常重視孩子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能力的開發與培養,這就決定了舞蹈課作為中、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專業技能課程,對于培養專業藝術教師的基本素質和藝術修養,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兒童教育領域里,與其他學科相比,兒童舞蹈教育得天獨厚,具有推動兒童素質全面提高的諸多潛在因素。舞蹈具有可視性、運動性、具體形象、感染力強等特點,與兒童興奮強于抑制、好奇、好動、好模仿、易幻想、思維具體形象等身心發展特點相吻合。把舞蹈中的潛在因素巧妙地轉化成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徑,把舞蹈變成孩子們的自主探索活動,借用舞蹈表達孩子們的所想,以舞蹈啟情、育智、健身等,舞蹈的意義已遠遠超其自身的訓練價值。舞蹈是適合兒童的一種活動,能推動兒童全面發展,是實施幼兒教育的最佳途徑之一。
2.舞蹈教育的功用
從幼兒教育課程的實踐操作看,舞蹈教育既是藝術教育的過程,又具有智力開發、美育教育、素質教育的功能,這種教育形式集德、智、體、美為一體,且有直觀性、形象性、參與性、感受性、符合少兒的心理,生理特征,是對少兒進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極好的教育形式。舞蹈是美的藝術,它是用規范化了的、有組織的、有節奏的人體動作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它是用人體動作、造型來抒情的視覺藝術。總體來說,科學系統的舞蹈訓練,可以促進兒童身體健康的發育,提高少兒身體素質;作為一門艱苦的表演藝術,舞蹈訓練能培養孩子們的良好意志品質;作為無聲的語言,少兒舞蹈能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心靈感悟,促進少兒智力的發展。
二、舞蹈專業課程設計與實施
1.舞蹈課程總體描述
舞蹈專業課程設置必須以舞蹈學為主,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舞蹈學也有不同的專業,這些專業與其它藝術學科又有許多相通的地方,如舞蹈與造型對形體與姿態的要求;舞蹈與影視對形體的表現力與時間節奏的要求。所以,在注重培養專業人才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藝術通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為此,筆者設計了舞蹈課程的教學目標、職業能力培養與具體學習內容。
2.創新課堂教學內容
首先,圍繞舞蹈課程教學計劃,為學生講授舞蹈的基礎理論知識,舞蹈理論教育是幼師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為避免理論課的枯燥,任課教師需要結合舞蹈動作來教授理論,培養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和舞蹈知識的傳授能力。其次,做到課堂舞蹈訓練有素。在學生充分理解舞蹈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重點開展舞蹈基礎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堅持舞蹈教育中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訓練原則,形成由舞蹈元素→舞蹈律動→舞蹈動作短劇的訓練體系。以傳統古典舞的神韻為中心,民族民間舞蹈為輔助,訓練學生的肢體表達能力、舞臺表演能力,以及對不同民族舞蹈風格的辨析能力,從而使每位學生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再次,開展舞蹈創編。對于幼兒教師來說,在學前教育中,必須結合教學環境開展舞蹈的創編。那么,這些準教師們就需要掌握幼兒舞蹈的創作及編排技巧。舞蹈創編就是要根據舞蹈的“構思”,讓某一個因素(動作、時間和空間)發揮中心要素作用,其他的因素在結構舞蹈時作為輔助成份。例如,創編某個舞蹈時,選定一個可作為編舞基礎的動作,這個動作在不同的空間和不同的時間內都可能要做。這樣,同樣的動作就可能有以下幾種表現:單獨或好幾個一起做;面對學生(觀眾)或背對學生(觀眾)做;在不同的方向做。
3.注重實踐訓練
為提升“準幼兒教師”的舞蹈技能,學校、班級可集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舞蹈活動,或要求學生參加社會舉辦的文藝表演和比賽等社會實踐活動,或按照教學任務的要求安排學生進入幼兒園進行教育實習。通過各種活動、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感性到理性認識體驗,靈活運用所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編排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即興舞蹈能給舞蹈者(幼兒)完全的自由和興趣,鑒于即興舞蹈的必要性和獨特性,尤其是在學前教育具有特別重要作用,每位幼師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以某個題材進行舞蹈創作,在超出意識之外挖掘出大量的意想不到的舞蹈動作,在經過理性的篩選和組織編排,創造出精彩的、適合幼兒教育的舞蹈小品。
三、結語
總之,舞蹈課是幼師專業教育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門課程,進行該課程的合理設計與科學實施,將有助于提升幼師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從而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幼兒教師,為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人才資源保障。
作者:肖娟 單位:廣東省旅游商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