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護理交接班中的重點內容
1、護理的病情評估及心理需要的交接和技巧
兒科護理是重要的醫學護理,當患兒生病住院時,多不能較好的表達自己的需要,同時家長對疾病缺乏認識,對住院環境的陌生感,心疼患兒做各項治療、檢查和操作,從而不能較好的配合治療與護理。為了順利的開展護理工作,我們需通過對家長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與評估,以利于家長及其患兒用最好的方式來配合,以達到良好的護理效果。我們在交接班時要詳細的了解家長對患兒的心理狀況、接受護理和治療時的態度與反應,對疼痛的感覺和忍受程度,家長的暗示和影響以及住院期望值;針對這些心理表現進行護理是兒科優質護理和交接班的關鍵。我們應掌握兒童在不同年齡段的不同心理特征,2歲以前通過以母愛撫育的方式,對周圍環境有基本信任感。4歲起開始獨立進行一些有目的的活動和學習,臨床工作有些護理操作如靜脈注射和肌肉注射會給患兒帶來痛苦,但患兒還是會對護士產生信賴的。只要責任護士努力建立彼此間相互信任,不忽視患兒心理需求的交接,那么護理工作就會比較順暢。同時注重做好家長的安撫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住院家長因一句話、一次催款及患兒病情變化而有情緒波動,家長在情緒激動時會失去理智,例如:患兒入院后出現發熱、腹瀉,只要熱不退、腹瀉不止,家長就因為著急而產生情緒,首先會對護理人員態度粗暴,護士覺得委屈。如果當時護士事先知道家長的情緒狀態,就會通過其他途徑解決問題,避免雙方的矛盾沖突。
2、重視護士之間的交接班及檢查督查
護理是一個不斷實踐、不斷完善的連續過程,總會有些新的問題出現。因此對一些年輕護士來說應注重交接和溝通意識,尤其是不要忽視小問題和細節交接,盡早給家長以護理信任。護士在上下班進行交接時,發現問題應隨時記錄以備交接。平時應注重學習業務知識,培養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科室應通過具體事例對護士進行教育;督促檢查交接班的連續性,利用每周護士查房的機會組織責任護士之間互相溝通,取長補短,只要交接有新的問題,獲取了新的信息都要隨時交接。如遇轉床的患兒,責任護士之間要全面交接,只有護士加強了交接意識,才能完整執行護理程序。平時工作中護士應養成良好的交接班習慣,同時護士長督促、檢查、執行應持之以恒,樹立全方位質量觀的交接目標。
二、淺談交接班體會
1、明確具體交接對象
我們在交接班時針對不同對象,均有不同交接方式,根據每個患兒的具體情況進行不同形式的交接。注重交接班內容的有效性,一般性交接班按護理常規進行交接,對新病人、危重病人、診斷不清的病人、病情反復的病人、做過特殊檢查的病人、特殊社會關系的病人必須每日具體一一交接。特殊情況下如病人外出未歸時,或治療暫時未執行時交接班本有注明并追蹤交接。
2、交接班內容的制度化
交接工作僅靠強化護士的交接意識,明確具體的交接對象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規章制度做保障,科室十分重視護士交接班制度的內容,結合兒科護理程序中的特點,充實交接班制度的內容,做到獎罰分明,科內定期召開交接班質量討論會,不斷完善、學習、充實交接班制度的內容,不斷借鑒先進的交接班經驗,取長補短,完善制度,我們已經收益匪淺。通過不斷改進兒科護理交接班的內容,強化護士交接班的意識,注重護患溝通,正確評估家長及患兒的心理需求與反應,使護士養成良好的交接班習慣,注意交接班的重點,嚴格執行規章制度。
三、結語
通過健全的兒科護理交接班制度,可以有效的改善護患關系,避免護患糾紛和安全隱患,不斷提高護理質量,使護理隊伍素質得到提高。可以說,良好的交接班制度無疑是我們改變工作作風、提升工作質量的好方法,值得推行。
作者:張曉娟 單位: 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