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有企業效率分析的理論建構
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有經濟中的地位顯而易見,但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不同,國有企業在追求利益的同時還要努力實現很多目標,這主要包括有以下幾點:一是對宏觀經濟具有調控作用。國有企業屬于國家所有,因而要遵守政府所推行的相關政策,政府在進行經濟調控時,國有企業首當其沖的成為市場經濟調控的重要載體,降低經濟動蕩造成的影響,對穩定市場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二是維護國家經濟的安全。國有企業受國家的領導,在眾多高精尖領域的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國家需要對其實施有效的控制,以保障國家經濟的安全性。
二、我國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1、計劃經濟殘留下的不科學的預決算制度
國有企業同政府行政單位以及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相類似,它們在進行預、決算時的處理過程大致上都相同,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準或由政府所授權的部門批準。對于預算方案的編制一般都要根據上一年度的標準來制定。例如,在購買原材料和設備時,按著上一年度的“定價”來采購,在會計審查時就比較容易通過。這種按部就班的形式,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在技術應用、生產規模、銷售途徑以及進行采購等重要的經營環節上進一步的發展和作出最有效的決定。
2、權責利不清晰帶來的隱患
現在國有企業經濟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企業的所有者不清,國有資產在變動的問題上找不到最終負責的對象。當前國有企業所面臨的情況是在行政管理上所接受的管理太多,政府以及企業主管部門都有權對其進行管理,而國企的所有者對于企業所擁有的職能遠遠不夠。但是,對于國有企業中代表國家所有者身份的代表,對此職位的競爭卻是異常的激烈,然而卻沒有真正的到位。對于國有企業進行管理的上級領導部門往往是很多,在領導中,各部門發出的指令卻往往不能步調一致。導致企業在做出決定時或者行政處理時不知所從。但是這些上級管理部門卻都不是最終能對企業承擔決策責任的職能部門。
3、壟斷經營所帶來的不良后果
我國在個別產業領域采取壟斷經營的形式,比如,公共產品生產企業,基礎產業生產企業中的大部分都成為壟斷的對象。這種壟斷形式的形成,大多是因為政府部門以各種原因特批的許可造成今天的局面,也有一部分是由于社會發展中自然導致的。這種壟斷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國企的經營效率。同時,也為腐敗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和環境。在國民經營領域中,國有企業或國有經濟的壟斷仍非常嚴重。國有企業發展至今,為人們總結出一個經驗,產業壟斷和政府無條件的干涉都是使經濟不能發展、經營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三、如何讓國有企業高效率運營
1、塑造企業文化,承擔社會責任
國有企業要通過對自身企業文化的塑造提高輿論口碑,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中也要有表率作用,積極拉動內需,對市場起到調節作用;同時,國有企業能夠增加就業機會,降低社會貧富差距,幫助解決國家的就業保障問題。此外,國有企業要倡導節能減排,促進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并積極加入公益事業,在國家災害面前挺身而出,為社會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2、融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
國有企業要抓住國內與國外兩個市場,在國內市場拉動內需的同時,積極的參與到國際競爭當中,拓展企業發展的平臺與渠道,合理重組以突出企業經營重點,通過優化市場配置,提高自身發展的深度,通過在國家市場當中的競爭提高自身的企業發展水平,使國有企業擁有更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3、緊隨時發表展,促進技術進步
國有企業緊隨經濟發展的潮流,融入到經濟大潮當中,及時把握市場的新動向、新趨勢。通過借鑒和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國有企業自身的科技現代化,并積極引進國內外專業人才,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憑借世界領先的技術提高企業的核心價值,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使國有企業擁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作者:胡堅 單位:攀鋼集團西昌新鋼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