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流管理論文
1合理調整課程教學內容
從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際出發,該課程教學內容應緊密圍繞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一線高素質的農產品物流管理應用人才這條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能力素質的培養。首先,恰當取舍教學內容。可從物流實用技術、物流運作、物流管理等角度入手組織教學內容,隨時更新充實農產品物流的前沿知識于課堂教學中。例如,針對農產品物流動態過程中生命、品質和地理位置的易變性所采用的農產品物流實時跟蹤技術,鮮活農產品的綠色加工、綠色保鮮、綠色包裝等綠色物流技術,不同國家轉基因農產品物流的貿易政策等等。再次,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對于前后聯系不夠緊密的教學內容,可以劃分成若干個教學模塊,如可劃分成“農產品物流類別、農產品物流技術、農產品物流運作、農產品物流管理、農產品物流政策”五個模塊進行,使教學更加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對于與實際應用密切相關的理論內容,應與實際應用實例結合起來,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論知識。
2加強雙師型專任教師隊伍建設
采取“內培外引,專兼結合”的方式,建設一支適應農產品物流管理課程教學需要的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內培”即通過校企合作,把現有的任課教師送到農產品物流一線頂崗實踐鍛煉,或邀請相關專家來校培訓,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并要求他們定期去企業“充電”,及時進行技術、觀念的更新;“外引”即從企業直接引進具有現場實踐操作經驗的專家來充實教師隊伍“;專兼結合”即長年或短期從企業中聘請現場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作為專業的兼職教師,保持學校合理的專兼教師比例,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踐。從而形成數量足夠,活力充足的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
3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應用及創新能力
為了培養實踐實用型人才,將課堂知識實踐化,考慮到資源的有限性,可以建立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冷藏保鮮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配送中心、農產品第三方物流企業等校外教學實訓基地,讓學生在課程學習期間有機會到相關企業頂崗實踐或者觀摩,提高實訓過程的崗位針對性,加強崗位職業能力培養。
4注重該課程教學的基礎建設和學生素質教育
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固然重要,但與其配套的基礎建設也不可缺少。諸如:與教學相關的教案、講稿、教學日歷要齊全并且應該是教師之間共同備課的結果;與實踐相關的實習大綱、指導書等要規范,要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和實施方案;與考試、章節復習相關的試題庫要完整,內容要全面,難度要適中;與教材相關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要隨農產品物流新的知識的增加而不斷地進行修改和完善。這些基礎性教學文件是指導我們進行教學實施的依據和綱領,既不可缺少也不可隨便應付。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學生素質教育,要想使我們培養的人才緊跟時代的步伐,盡快適應現代農產品物流管理發展的需要,使其成為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人才,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向學生灌輸科學技術知識,更應該培養他們不怕困難勇于吃苦的精神,樹立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科學的世界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知識、能力、素質教育融入到教學活動的各環節中,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
5結語
總之,農產品物流管理是一門多學科交叉性的基礎課程,要合理調整課程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抓好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建設和教學基礎建設,提高理論教學質量和實訓效果,從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入手,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才能為我國物流業的振興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大批優秀的農產品物流管理人才。
作者:季敏 單位:南通職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