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數學教育論文
一、師范類院校數學教育的現狀
1.教師的教學缺乏互動
數學課堂的有效開展,需要師生共同配合和協作才能完成。然而現在大部分的師范類院校仍然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整個課堂上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如果只是教師一味地講,而學生置若罔聞,那么將很難得到學生的共鳴。這樣的話,教學質量就會大打折扣。很多學生對初中的數學基礎掌握都還不夠,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二次函數的應用、不等式的性質等,這些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師范院校的數學教學聯系比較密切,所以教師必須想方設法的讓他們理解并掌握這些知識。在上新課之前,教師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備課,備課是非常重要的,要在備課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將各個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做好整個授課過程的安排,也可以增添很多和同學互動的環節,要做到環環相扣,各知識點的良好銜接,充分的利用各種教學設備,要讓同學們能夠跟著自己的腳步走,讓每位同學都參與到課程中來,都能夠聽懂并且深刻地記住這堂課的內容。
2.忽視了實踐教學
目前,師范類院校最普遍、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較差。也就是說,學生的授課能力較差。最主要的問題是學生實操技能差、實際教學過程中遇到突發情況無法迅速的解決等。而這些問題的又是因為什么原因而造成的呢?主要還是由于部分師范類高校的教育理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后。眾多師范類高校的教師仍然是片面地追求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講課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講臺上講得滔滔不絕,卻沒有提供給學生這樣的講課機會,學校也沒有為學生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訓練。因此,很多學生得不到鍛煉的機會。
二、提高師范類數學教育質量的建議
1.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對于學好數學來說非常重要。一旦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帶著強烈的熱情去學習數學,那么數學教學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把握好對學生情緒的調動,適當創設一種學習情景。實踐證明,巧妙設置情境是提高學生興趣的一個有效方式。此外,導入教學對數學教學來說非常重要,然而這一環節卻常常被數學教師所忽視,他們認為導入教學是沒必要的,只需把課堂時間利用好,盡量的在課堂上教授完課本的內容,完成教學目標即可。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我們通過一個有效的導課環節就能夠大大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整堂課的教學效率。總而言之,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情導學,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注重人文關懷,建立和諧互動
幼兒師范院校的學生,在中學的學習階段,成績就不理想,在班級里的表現也不突出,所以長期以來,都不受到教師的重視,在學校也處于亞關懷狀態。當他們選擇進入幼兒師范院校后,需要的是教師和同學的關懷,所以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十分的關心,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掌握他們的心理變動,了解他們的需求。在課堂上,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課堂是屬于學生的,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的表現自己。課后也要多和學生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根據學生的需要來調整授課方案,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
3.重視實踐教學
第一,要讓學生認識到鍛煉實踐操作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讓他們明白,作為師范類院校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充分的理論知識,更要具有經驗豐富的實操能力。在教師授課的時候,學生不僅僅要聽懂教師所講的知識,還應該時刻的觀察教師授課時所采用的各種方法,自己進行歸納和總結,做好筆記。還要經常的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向教師“取經”,要變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主動的探索學習。鼓勵學生自己講課,體驗授課的過程,如果學生在授課過程中,遇到有同學提出的問題自己不會解答時,一定不要慌張,可以和同學相互討論,也可以在課后去搜集資料尋找答案,這樣的一個過程其實也是一次難得的經驗。通過這樣的訓練,既培養了學生的講課能力,又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經驗,可謂一舉兩得。第二,師范類院校應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不斷加大對實踐工作的投入。在課程安排上,要為學生安排更多的課時來進行實操練習,教師在授課時也應利用一切機會培養學生的講課能力,傳授自己的講課方法和經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實踐,學生在講課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教師要幫助學生糾錯,并且讓學生從這次錯誤中受益,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師范類院校數學教學當前的現狀并不樂觀,學校應加強各系各科之間的聯系,積極的與其他高校進行交流與合作,取長補短,學習其他高校的成功經驗,不斷地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促進師范類院校的發展,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作者:王明亭 單位:河南省南陽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