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畜牧業存在問題與困難
(1)政府部門對畜牧業發展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多年來,政府只注重農村經濟作物的發展,而忽視了畜牧業的發展,對品種改良、動物防疫、飼草飼料生產、畜禽圈舍建設等科技推廣的資金投入較少,制約了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2)畜禽飼養方式落后,養殖戶的防疫意識差,飼養水平低。多數養殖戶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科技含量不高,養殖觀念落后,尤其對動物防疫認為可有可無,而在畜禽飼養方面缺乏科學飼養管理,導致高投入,低產出,養殖效益低,影響了農民發展畜禽養殖的積極性。
(3)基礎設施條件較差,科技產出率不高,自我更新、自我發展的能力還較弱。雖然基本建立健全了畜牧獸醫科技服務體系,但設施簡陋,設備不全,畜禽品種結構單一,并且得不到更新換代,加之科技服務手段落后,現代實用的先進技術得不到推廣。科技服務體系的滯后,成為發展畜牧業生產的重點和難點。
(4)飼草飼料供應不足,成為發展畜禽養殖業的一大障礙。隨著農村經濟作物的拓展,大力發展種植烤煙、核桃等作物栽培,使畜禽養殖所需的飼料原糧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得不到充足的供應,加之現有的草地只管放牧,缺乏改良和保護,草地退化嚴重,超載過牧日趨突出。飼草飼料的供應不足,是制約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5)畜禽養殖規模化、產業化的生產程度低,難于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畜禽養殖方式大多數是以傳統的千家萬戶分散飼養為主,致使畜牧業長期處于不能自給的狀況,產業化水平低,市場競爭商品意識低,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動態
二、發展思路及目標任務
1、發展思路
按照鎮黨委、政府的總體部署,以“規模經營、群體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為發展重點和“增加總量、提高質量、突出特色、擇優發展”的原則。其發展思路:穩定生豬生產、加快牛羊發展、突出特色家禽業發展,大力推進畜禽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的生產發展。
2、畜牧業發展目標及任務
(1)畜禽出欄
到2015年末,生豬出欄達20000頭,牛出欄達3000頭,羊出欄達3500只,家禽出欄達23萬羽。比2012年分別增長24.2%、24.4%、39.2%、22%。
(2)畜產品產量
到2015年末,肉類產量達2500t,比2012年增加477.6t,增長23.6%;人均占有肉180kg,比2012年增加33.2kg,增長22.6%。
(3)畜牧業產值
到2015年末,畜牧業產值達5000萬元,比2012年增加1000萬元,增長25%。
三、主要對策與措施
1、增加資金投入,建立穩定的投資融資機制
鎮黨委、政府應更加重視對畜牧獸醫事業專項資金投入。一是加大對動物防疫、品種改良、飼草飼料、科技培訓、科技推廣等重要服務行業的投入,不斷鞏固和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尤其對豬種改良、肉牛凍精改良、牧草種植等做出重大貢獻的給予獎勵;二是支持和鼓勵規模養殖戶(場)生產發展,以獎代補的形式進行獎勵,對年出欄肉豬50頭以上的養豬戶給予每頭肉豬獎勵30元,對年出欄肉牛5頭以上的養牛戶給予每頭肉牛獎勵50元,對年出欄肉羊10只以上的養羊戶給予每只肉羊獎勵30元,對年出欄肉雞100羽以上的養雞戶給予每羽獎勵5元;三是建立銀行貸款貼息扶持政策,特別對農民利益聯系緊密、有前途、有效益、輻射帶動作用大的規模養殖場(戶)優先安排,建議政府按當地畜牧業發展需要,協調銀行安排出一定比例的畜牧業專項貸款額度,誰能發展扶持誰,誰有能力貸給誰。這樣,既可充分調動農民畜禽養殖的積極性,又可加快畜牧業產業化發展。
2、大力推進畜生產和增長方式轉變
一是加大畜禽品種改良力度,大力推廣豬人工授精、牛凍精改良技術,提高良種覆蓋率。加強種畜場建設,建立符合生產實際的良種繁育體系,提高自主繁育和良種供應能力,提高種畜質量和供應能力;二是加大飼草飼料的推廣力度,加快秸稈利用推廣步伐,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三是積極推行畜禽標準化生產技術、獸藥殘留控制技術和綠色無公害畜產品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四是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動物免疫、檢疫、診療、監測和動物防疫監督工作,推行“統一組織、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進”的防疫模式,對口蹄疫、豬藍耳病、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依法實行強制免疫,建立牢固防疫保障。建立和完善免疫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保障畜牧產業健康發展;五是強化養殖規范化管理,指導和督促規模養殖場(戶)建立健全各項養殖規程、制度,改善動物衛生條件,進一步推進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嚴格規模養殖備案管理,完善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確保畜禽生產安全。
3、積極創辦專業合作社或養殖協會,推進產業化經營
要把加快推進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為突破口。重點建立畜禽良種生產及繁育、畜產品生產、飼料生產為一體的畜禽養殖組織。積極發展“協會(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實行“產前、產中、產后”和“產、供、銷”一體化的社會化服務,增強養殖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從而推進畜牧產業的快速發展。
4、加強天然草地保護和利用,加快發展節糧型畜牧業
以國家對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為契機,加大退牧還草工程實施力度,大力推廣林草畜結合、糧草畜結合的生態養殖模式,建設人工飼草料地和加大對天然草地的改良和保護,提高牧草地產草量和載畜能力,實現草畜平衡,加快發展以牛羊草食畜為主的節糧型畜牧業,促進生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5、狠抓培訓,努力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
堅持“以科技培訓為向導,以科技推廣為動力”的原則,加大人才培養和科技推廣力度,加強對基層畜牧獸醫科技人員和廣大養殖戶的科技培訓,進一步提高業務素質和科學養殖水平。
作者:羅海興 竇必成 單位: 云南省楚雄州南華縣紅土坡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省楚雄州南華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