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開展團體心理咨詢的必要性
1、高校團體心理咨詢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需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2年)》明確提出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其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并把“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作為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團體心理咨詢的一般目標包含:幫助成員自我認識、自我了解和自我接納;在團體中學習社交技巧和發展人際交往的能力;培養成員的責任意識、歸屬感和被接納感;培養成員獨立自主、自己解決問題和抉擇的能力,有效解決沖突矛盾.團體心理咨詢的終極目標是促進團體成員的心理健康,提高成員的心理素質,塑造成員的健康人格.由此可見,團體心理咨詢的目標和我國學校教育“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目標是一致的,是一種發展性的活動,主要任務是提高成員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
2、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團體心理咨詢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是一致的.維持大學生心理健康、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是現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01年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頒布的一號文件《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重視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或咨詢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也開始融入了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在高校開展團體心理咨詢,是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個有效途徑.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需要
目前,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是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開展心理咨詢工作.但是,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理論知識講述比較多,缺乏實際訓練,學生缺乏體驗,因此學生從課程中的獲益較少,課程所應該發揮的積極作用大打折扣;在高校的心理咨詢工作中,個體心理咨詢和團體心理咨詢是兩大支柱.個體心理咨詢,每次咨詢的時間大致是1小時左右,對于高校來說,即使按照教育部的要求1:4000的比例來配備心理咨詢人員,要為龐大的大學生群體提供咨詢也是很有困難的.而且高校的心理咨詢老師專業素質良莠不齊,這樣的境況勢必使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應接不暇,整天忙于應付一個個前來求助的學生,而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顧及那些需要幫助但是沒勇氣走進咨詢室的學生,這樣也無暇主動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團體心理咨詢是一對多的方式,一個指導者同時指導多個團體成員,增加了咨詢的效益,提高了心理咨詢工作的效率,省時省力;同時,團體心理咨詢新穎獨特的方式,易于被學生接受,增加了學生求助的機會.因此,團體心理咨詢既可以緩解高校咨詢人員不足的矛盾,也為學生增加了求助的途徑和方式.
二、高校開展團體心理咨詢的有效性
近年來,團體心理咨詢和團體心理輔導成為大學生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之一,主題豐富,覆蓋范圍廣,而且不少研究已經表明團體心理咨詢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是有效的.目前,高校團體心理咨詢的主題主要有人際關系、情緒和壓力管理、自我探索、學業管理、生涯規劃、入學適應訓練、戀愛問題、團體團隊合作、領導才能訓練等.高校團體心理咨詢得到快速發展有著豐厚的基礎:一是在大學里,學生喜歡以團體的形式學習和生活,從同伴那里獲得支持和認可,有團體生活的傾向;二是在高校里大學生常常面臨著共同成長課題,如學業、人際、交友、擇業等等;三是大學生有著類似的困擾,更容易接受來自同伴和同齡人的建議和反饋.
1、團體心理咨詢有助于大學生適應大學生活
筆者在三亞學院大學生軍訓期間,在新生中開展發展性團體心理輔導,通過“疊羅漢”“直呼其名”“我是誰”等活動,使大學新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彼此熟悉,縮短同學之間的心理距離,并通過“怪獸過河”“愛心傳遞”等活動培養學生的信任感和合作意識,促進班級凝聚力建設.大部分新生對這種形式的活動很喜歡,幫助他們很快適應了大學生活.葉玉清的研究也表明:團體心理輔導可以改變大學新生入學適應的自然進程;可以有效解決大學新生入學適應中的心理問題;團體心理輔導是高校解決大學新生入學適應問題可以采用的有效方法.
2、團體心理咨詢有助于大學生了解自我、認識自我、悅納自我
在筆者親自指導的團體心理咨詢中,通過“20個我”“我的左手”“我的自畫像”“優點大轟炸”“我的生命線”等活動,使大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贊美別人、被人稱贊的感受,從而進一步了解自我,客觀而全面地認識自我,能悅納自己的優缺點,清楚知道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和想要成為什么人,達到現實我和理想我的統一.并通過“價值大拍賣”等活動引導大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探索,促進自我成長.團體成員在咨詢結束后報告:“我從來沒有想到我自己還有這么多優點!”“我從來沒有這么好好認識過自己,真是太高興了.”“通過團體心理咨詢,我能夠很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點.”
3、團體心理咨詢有助于大學生提高人際交往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比高中更加復雜,來自于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學生在相處時容易出現問題.目前很多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情況不容樂觀,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許燕的研究顯示:人際交往問題在大學生適應問題中居于第二位.個體咨詢由于缺乏相似的情境,咨詢的效果不容易遷移,在停止咨詢之后,復發幾率很大.在高校運用團體心理咨詢來幫助那些人際關系不良或想要提高人際關系的大學生在更為真實的團體人際溝通情境下,通過團體成員的互動,改變人際關系的認知、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水平、學習新的人際模式和交往技巧,幫助他們建立建設性的人際交往模式.筆者曾在三亞學院開展兩期人際關系團體心理咨詢,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陳菊珍、劉華山的研究也顯示了團體心理咨詢在改善人際關系方面的有效作用;刑秀茶,王欣對團體心理咨詢的長期效果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團體心理咨詢在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方面具有長期的效果.
4、團體心理咨詢有利于學生在團體中宣泄情緒,保持積極情緒
在團體心理咨詢中,團體為個體提供了一個安全、被接納、被認可、被尊重和被保護的環境和氣氛.很多學生遇到的問題往往沒有他們想象中的嚴重,他們需要一個機會,需要一個進行情緒宣泄的機會,宣泄自己內心壓抑的機會.在團體心理咨詢中,他們可以傾吐內心的苦悶和困惑.情緒得到了宣泄,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在上述的系列研究中,團體成員的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都有明顯的好轉.
5、團體心理咨詢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筆者在做第二期人際關系團體心理咨詢后,經過深入研究和分析,發現學生在SCL-90中的人際敏感、抑郁和焦慮、強迫、敵對、偏執乃至精神病性等各因子上的前后得分具有顯著差異,這反映了團體心理咨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筆者和同事在本校針對大學生開展班級團體心理輔導,對保持學生心理健康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有大量的實驗研究證明,團體心理咨詢能夠有效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樊富珉對人際交往困難的大學生進行的團體心理咨詢,沈士梅針對大學生進行的團體心理訓練,何瑾、樊富珉針對高校貧困學生進行的團體心理咨詢等研究,都顯示團體心理咨詢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積極效果,團體心理咨詢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綜上所述,團體心理咨詢作為一種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其目標和當今素質教育的目標一致,是當今素質教育的需要,同時也是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團體心理咨詢克服了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大量的實踐證明,團體心理咨詢在新生入學適應、人際交往、認識自我、情緒調節、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心理咨詢工作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團體心理咨詢是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大學生心理健康、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徑,值得高校心理咨詢工作者和相關研究者繼續深入研究和實踐.
作者:鄧彩艷 黃奎林 單位:三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