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班主任德育論文
(一)
一、制訂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德育工作中,通過制訂人性化的班級規章制度來引導學生的言行,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但在管理制度的制訂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這一主體因素,而不能以班主任的權威來“懲治“”打擊”學生,而要遵循“人無完人”“知錯能改就是好學生”的原則,從人性化角度來擬定班級管理制度。以班級量化考核為例,在扣分后,可制訂出相應的輔助措施,如某學生逃學后被扣分,還可通過對該學生一周內的表現進行處理,當該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再沒有出現類似錯誤,則可放棄追究,也可通過其他好人好事來抵消其逃學的“過錯”。如此,學生會犯錯,也有改正的機會,積極性會增強。
二、分權分層組建班干部
在班級德育中,班干部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中職學生雖然在行為習慣方面有較多不足,但他們具有很強的表現欲望。班主任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在班級管理中實行分權分層管理。所謂分權,就是將班主任的權利下放到班干部手中,班干部又組建起學生代表會,班級事務交由學生代表會全權處理,班主任只做指導;分層是要將整個班干部的權利逐漸向下拓展,形成體系化。如,學科管理中,由正副科代表來負責管理該學科,下面到大組長,由他們負責整個大組的學習、作業完成情況,再到小組長。各個“領導”隊伍間又可交由統一的“學科管理委員會”來整體協調。這樣,人人都有事做,事事都有人管,班級班風、學風的形成也就有了基礎,德育也就蘊含其中了。當然,在班級德育工作中,作為班主任,還應注重學生群體的思想教育。在中職學校中,很多學生都會形成一定的小群體,很多時候,矛盾往往出現在這些群體間,而班主任要做的,就是要充分了解群體的情況,利用各種活動來拉近群體間的距離,讓群體之間形成互助、互愛的良好氛圍,從而避免矛盾的發生。同時,做好中職生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方面需要教師充分了解中職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另一方面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詢技術,及時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為學生的健康發展而努力。
(二)
一、確定德育工作和先進班集體構建的目標
要構建良好的德育工作和先進班集體首先就要確定一個明確清晰的目標,這樣可以給班集體以希望,對學生也會起到極大的鼓舞作用。當然,目標的確定一定要有可行性和時間性,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達到目標。為此,班主任可以將目標分為長期、中期和短期目標來逐一實現,這樣才能有利于目標的完成。對一個班集體而言,目標是增強彼此責任感、信任感的唯一砝碼,只要大家為著共同的目標奮,何愁德育工作不能順利開展,班集體不夠優秀。
二、注重師德模范的塑造
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學生,學生對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記在心里、看在眼里,老師成為他們在學校中最為信賴和敬畏的人。在學生的眼里,老師永遠都是對的,他們極少會用懷疑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老師,對于老師的話基本上是言聽計從。如果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注重自己形象的塑造,不注重自己的儀表儀態,那么如何對自己的學生談論德育,試問先進班集體從何而建?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注重自己師德模范的塑造,只有班主任正其身,才能達到學生不令而行的效果。
三、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給學生更多的關懷
師生之間不應該成為敵對關系,而應該成為友好的朋友關系。班主任雖然像學生的家長一樣,但是彼此之間應該是平等的,師生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和自己的學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么班主任在以后的德育工作和先進班集體的構建上就會事半功倍。否則,班主任永遠都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焦點,永遠都無法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其工作的開展就會變得舉步維艱。
四、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
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完善。一種教育方法不可能適合每一位學生,因此,班主任要注重教育方法的靈活多樣性。但是,不管使用怎樣的教育方法都必須是科學的,因為只有在科學的指引下才能找到真諦。如果班主任的教育方法不科學,那么德育工作和先進班集體的構建純屬浪費時間。好的方法不僅有利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和日常先進班集體的建設,還有利于幫助學生降低他們的心理負擔,減少他們的壓力。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工作和先進班集體的構建上并不矛盾,完全可以雙管齊下,共同進行。良好的德育工作的開展有利于班風的建設和學生素質的提升,進而有利于先進班集體的構建。反過來,優秀班集體的構建又會促進班主任的德育教導工作。但是德育工作和先進班集體的構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的完成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只有在正確的方式方法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詹龍霞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范集中學
(三)
一、加快“后進生”的轉化
由于不管哪個方面的“后進生”,都極大阻礙班級工作的進程,而“后進生”不是天生的,主要由自身所需學習時間量與實際的差異造成的,所以充分利用青少年爭強好勝的特點,在班級中廣泛開展“樹標兵”活動,盡快營造一個“后進趕先進”的氛圍,時刻傾聽他們的心聲,做感情交流的信任者。而“后進生”因班主任的贊許和鼓勵處于積極的情緒狀態中,注意力集中了,思維活躍了,學習積極性高了,接受和理解的能力大了,進步就快了。在此基礎上班主任懇請其他任課教師協助,不管誰先發現某個后進生有進步,都根據實際情況對該生進行表揚。該生得到老師們的肯定,心與老師靠得近了,聽老師的話了,上進心強了,克服困難就成了一種樂趣,進步更快了。但是,“后進生”在前進過程中,會出現波折,因此無論誰發現某個“后進生”犯錯誤,都盡快幫助他找出根源、危害,促其改正。事后,馬上通知其他教師,防患于未然。不難發現:任何“后進生”接受了理想的教育,得到了必要的學習時間,一定能完成任何任務的!
二、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上進生”和“后進生”,且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著。為此,對于“上進生”,一旦犯了錯誤,就要毫不客氣地在大庭廣眾面前指出,嚴厲批評,并馬上說他說出犯錯誤的原因和改錯的決心,盡早打消他犯一兩個錯誤沒什么了不起的糊涂念頭:背后,及時找其談心,盡可能多地說出他身上具有的美好東西,并對他改正錯誤的決心表示贊賞,讓其體會肩負“大任”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對于“后進生”,只要他們取得了一點點進步,就馬上在大庭廣眾面前,多次不厭其煩地表揚他們,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背后,再指出他們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使他們經過努力,就可解決,大大激發了興趣,從而出現師不揚鞭自奮蹄的局面,促進了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三、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
首先要以身作則,勞動中和學生搶著干,特別到那些怕勞動的學生身邊干,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他們,他們會羞愧自責,在以后的班級勞動中全身投入,不令而行;其次,利用“五一”節等有紀念意義的日子,主動找些臟活累活帶領學生去做,讓學生得到鍛煉,體驗甘苦。每次勞動之后鼓勵表現好的、嘉獎表現突出的。學生們以后再遇到什么臟活、累活,也會覺得無所謂。久而久之,學生們的勞動觀念強了,習慣養成了,即使班主任有其它事,不能坐陣指揮,也會自愿去做。這說明了學生們的自我教育能力增強了,綜合素質提高了。
四、自我生成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
這個對中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小學生終生受用。我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因勢利導,讓學生自覺生成習慣:
(一)榜樣示范
中學生善于模仿,并且爭強好勝我在班會上,讓學生觀察誰的衣服最整潔,誰的頭發最整齊,誰的個人衛生最好。最后一致舉手推薦吳彤榜樣學生自己找,學生天天照著吳彤的樣子做。吳彤更是嚴格要求自己。班內個人衛生臟、亂、差的不見了.蓬頭垢面的學生也沒有了。
(二)有錯及時糾正
良好的行為一時做到并不難,而長期堅持并不易。班長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讓學生自查作業、衛生,然后班委會檢查,對于違規的同學及時幫助糾正糾正.并對被幫助的同學做好記錄,向班主任匯報。這樣長期堅持,一學年下來,學生就自覺生成了各種良好的習慣。
(三)適時贊美
有時,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贊美的話,會激發學生的成功感,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當學生改掉一個壞毛病;當學生做好一件事;當學生有了進步時.“你行!”“你在努力!”等,會給學生送去鼓舞和自信,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同時也為他們提出了下一步努力的目標,從而使學生不斷進步,不斷有新的目標。
作者:王妮娜 單位:新疆維阿克蘇拜城縣第二中學
(四)
一、不斷提升個人的政治法律素養,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
班主任德育素養的一項主要內容即政治素養和法律素養。初中生正處于自身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穩定、鞏固的關鍵時期,其認知與理解能力也日漸發展,政治傾向也日趨建立并成熟,因此,班主任應強化個人的政治法律素養,引導正確班風的形成,同時對學生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初中班主任需注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與樹立,教導初中生正確認識并處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社會需要與個人理想以及班級形象與個人行為的關系等,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二、班主任應有博愛精神,建立和諧融洽的班級集體
愛是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中的永恒主題,加強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即為博大的愛心、耐心素養的培養。有了愛,班主任才會更具寬容之心,才會更具耐心,才會更加關心學生,立足于學生的角度進行問題的思考與解決;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平等的關注與激勵,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理解學生、關注學生、尊重學生;用愛心感染學生,不斷提升職業道德素養,完善人格,致力于和諧團結的班級集體的建立;對學生的情況與特點實施全面的掌握。要處理好“嚴”與“愛”之間的關系。對于優秀學生的管理,教師更不能一味地偏愛,過分的偏愛對于優秀學生來說反而是不利的。
三、教育無小事,班主任應樹立自身責任感
所謂的責任心,就是個人對自己、家人、企業乃至是對社會所應盡的責任和對義務的認知態度。責任心是做人的基礎,具備強烈的責任心與責任感是班主任能夠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必要的核心素質,也是增強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徑與方法。在班級管理方面,班主任應對學生的未來負責,對學生家長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教育無小事,班主任應全方位關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班主任作為“一家之長”,應加強自身的責任感建設,盡量立足于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對學生的人生觀以及處世態度進行正確的指導。
四、德育工作應貼近生活并最終高于生活在班級管理與學習
生活中,班主任應秉承生活化德育形式,提升學生的認識,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引導其良好生活與行為習慣的培養與形成。在學習管理上讓優秀學生學會幫助同學。讓這些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與其他同學一起學習,在學習中互相幫助,幫助成績不好的同學一起進步,讓他們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讓優秀學生學會幫助他人,還能提高其他學生的學習成績。總之,增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強化班級管理的方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高速發展,以及教育對象的不同以及特點的不斷深化,當代班主任必須依據新時期教育發展的特征,提出創新的管理觀念與模式,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并深化,形成行之有效的策略體系,完善自身德育素養,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作者:葛麗林 單位:江蘇江陰市周莊中學
(五)
構建全方位多層面的集體自我管理機制,體現管理的自主性。
一、組建責任心強的常務班委會
讓學生主動參與班集體管理,老師不必事事躬親,建立一支責任心強、素質高、工作膽大的班干部隊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是班集體的精華,是凝聚班集體的核心,有了一支強有力的干部隊伍,班級管理就成功了一大半。具體做法如下:采取民主法選舉班委會,班委會民主選舉班長的做法。然后,由班長組織班委會,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責任目標和職權范圍,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學討論通過。班干部在開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學負責監督和評價,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由班干部負責。而此時,班主任是不插手的,只作為班干部的堅強后盾。
二、調動普通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值周班長“制
一個班級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班干部組織,可這個組織不能是靜止不變,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應為每個學生提供當干部的鍛煉機會,因此我在班級管理中推行值周班長制度。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值周班長是經班級平時表現積分產生的前5名同學,再經過民主推選產生的。這樣,值周班長就有榜樣的作用,又有獎勵的性質。由值周班長挑選五位同學,組成一屆臨時班委,負責本周班級的日常事務。其中值周班長總負責,其余五位學生分工負責。這種形式為每一個人提供了參與班級自我管理的機會和條件,鍛煉了每位同學的工作能力,同時還鍛煉的表現優異的學生的管理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和主人翁意識。班主任給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親、苦口婆心、終日瑣事纏事、疲憊不堪,其原因便是忽視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自我管理意識,把原本屬于他們自己的事代勞了,剝奪了學生經歷磨練的機會。班主任應該改變觀念,把自己從班級的管理者的角色轉變為班級管理的總顧問。讓學生去自主的摸索,讓更多的學生在集體中承擔責任。這樣不僅可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體驗班級是我家的情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培養出自身的責任感來。
三、靈活多樣的自治小組
班級除常務班委,還有“輪流執政”的值周班長小組,形成了一個有層次的管理網絡。而要建設能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主體作用的班級自我管理機構,就必須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組織和建立多樣化的自主自治小組,如學習督導組、紀律監察組、衛生監督組等小組。這些小組吸收了全體學生參加,每個小組各不相同,每位學生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從而使全班同學人人有責任、個個擔擔子。既是管理者、參與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與被管理的相結合,提高了每一個學生對班級管理的參與度,使他們能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責任,也大大激發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他們不僅能管別人而且能自覺地管理自己。這些以學生為主體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強了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級的工作效率。常務班委和值周班長成員是班級的骨干分子,他們是在服務的基礎上實行管理的。他們的示范服務是一種無聲的管理、無形的激勵,正是這種無聲無形的管理和激勵使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有聲有形的班風蔚然形成。在這種風氣中班級管理工作通過一種示范激勵的途徑使學生將自己與他人之間、自己與制度之間、自己與自己之間進行比較、對照,從而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作者:周革英 單位:湖南長沙財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