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道施工資源配置
1.1出碴運輸的控制
首先要做的是出碴方式的比選工作,根據隧洞的斷面、長度、坡度、洞口場地和棄碴場等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出碴方式,是無軌運輸還是有軌運輸,甚至皮帶運輸等方式。并根據出碴方式合理配置出碴設備,一般選取馬力大、載重能力強、污染小的機械設備,特殊設備可以考慮到廠家定制。
1.2開挖掘進的控制
首先要做的是開挖掘進方式的比選工作,根據隧道斷面尺寸、圍巖情況、開挖長度、施工工期等實際情況綜合選取掘進方式,是機械開挖、鉆爆開挖或人力開挖等。一般隧道工程施工鉆爆開挖較普遍:①要做到選擇合理的開挖方法,全斷面法、臺階法或者導坑超前法等;②要根據圍巖情況、斷面尺寸、循環進尺等合理確定炮眼的直徑、長度、平面布置、裝藥量的大小、起爆的順序等;③要根據炮眼的數量、深度、圍巖情況合理選擇鉆孔機械,主要有氣壓和液壓兩種,氣壓多選用風腿鑿巖機,機動性強靈活但需配備鉆孔臺架,液壓多用于大型鉆孔臺車,鉆進速度快、精度高,但有時會受現場場地的限制。選用風腿鑿巖機要考慮鉆孔臺架分層的設置、鉆機布置、鉆孔任務劃分等,最終要做到炮眼與風槍相對應,鉆孔任務分配均勻,提高利用率,減少鉆進總時間;④要完善隧洞的高壓風進洞方案,選取合適的壓風機和送風管道,確保滿足前方掘進施工的要求,并保持相當的掘進效率,滿足進度要求。
1.3初期支護的控制
盡早采取支護措施完成開挖斷面支護閉合使圍巖穩定。①嚴格采用初噴混凝土的濕噴工藝;②要優化噴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和原材料質量的控制;③選取合適的噴射混凝土機具,嚴格控制初噴混凝土噴射時間;④研究開發應用二次噴射混凝土施工技術,壓縮和綜合利用鉆孔時間加快進度。
1.4施工供電的控制
長大隧道必須考慮高壓電進洞的方案,隧道工程施工必須提前考慮并制定專項的供電方案,重點要注意的是在滿足施工用電需求的前提下壓縮和減少高壓進洞轉換時的時間控制,綜合利用鎧裝電纜和優化線路轉換線路的設置減少轉換時間。
1.5施工通風的控制
綜合考慮施工隧道的長度、出碴方式、運輸車輛等多種因素,選取最適應的、最經濟的通風方式,并能將污染的空氣稀釋到允許標準的范圍內。①通風機械設備選型和施工方案同時進行,根據通風方式、通風距離、需風量的大小、風管的大小等合理選擇通風機型號,單級軸流式、雙旋軸流式和射流風機等;②源頭控制,采取濕式鑿巖、水壓爆破、灑水降塵等在源頭減少空氣污染;③過程控制,施工中實時監控隧道中空氣的氧氣含量、粉塵濃度、有害氣體濃度、溫度和噪聲等各項指標,評價作業環境質量,積極修正通風方案;④加強通風設施管理和日常維護,設置專門的通風管理小組,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通風工人及檢測人員,加強管路維護,及時維護、更換破損部件減少管路漏風量。
2隧道施工技術保障
2.1人員的保障
嚴把用人的質量關,選派施工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及技術人進行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①嚴格落實技術責任人制度,指定專人全面負責隧道施工技術;②選派有隧道施工經驗的技術人員,要求必須能對掌子面圍巖的類型進行準確的判識,而不是照搬設計圖紙。③選取一流的施工隊伍并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施工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作業;④嚴格技術交底制度,逐級逐層的交底都要落到實處,必須保證施工技術交底培訓交到作業層,必須使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員熟悉掌握施工方法和原理及注意事項。
2.2開挖方法和工藝的保障
嚴格堅持“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原則和“先勘探,后開挖”的指導思想。①根據掌子面的圍巖狀況,結合地質剖面圖,針對不同級別的圍巖合理選擇開挖方法和工藝,全斷面法、臺階法、CD法、CRD法、側壁導坑法等;②嚴格超前支護工藝質量,保證隧道安全順利通過,杜絕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偷工減料,否則會引發重大安全事故,從而造成施工進度停滯和巨大的財產損失。
2.3超前地質預報和監控量測的保障
①超前地質預報能夠及時的發現前方不良地質情況從而為隧道開挖、支護、優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據,并為可能發生的災害性事故提供提前準備和應急預案演練時間;②充足監控量測的數據可準確的反映開挖段地層穩定性的變化規律,監控量測的數值是隧道安全穩定的最直接、明顯的反映,能準確的分析出支護的效果,可以確定施工仰拱和二襯的最佳時間,并能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和支護參數,并能及時提供圍巖和襯砌的最終穩定信息;③監控量測不能僅僅局限在隧道內部,在隧道的線路上方地表的監控量測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更能保障隧道施工安全順利進行。
2.4安全質量的保障
建立專門的安全、質量檢查監督生產保障體系,分級負責、全員參與,確保隧道施工的質量和安全,以質量保速度,以安全保速度。
3隧道施工組織協調
3.1依據隧道工程掘進、鉆眼、爆破、通風、出碴、支護等施工作業工序,合理劃分各工序獨立的作業工班,并根據各工序的施工時間及循環時間的長短合理安排各工序作業工班的班組數,要做到隧道工程24小時連續施工。
3.2嚴格控制各工序的作業及交接時間,做到“不超時”、“零交接”
①依據隧道掘進、鉆眼、爆破、通風、出碴、支護等施工作業的每個循環時間,通過理論計算和實踐考核,確定每個工序的最合理時間,把每個循環的作業時間分成各個工序的時間段,每個工序精確到分鐘,確保“不超時”、“零交接”;②嚴格執行施工作業工序的交接制度,制定專門工序交接單,現場施工作業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作業人員和工班長互相監督簽任,加強工序交接管理;③配備輔助施工生產的輔助設施,每班配備對講機、接送車等及時保持溝通聯系,保證人員及時快速的到位避免耽誤和浪費各工序的轉換時間,做到各工序“零交接”,從而提高每個工序施工的作業效率。
3.3完善隧道施工通訊、調度、監控、預警系統
①洞口設置專門的調度和監控室,配備齊全的通訊、調度、監控、預警設施,每個工人配備專人識別卡,外來檢查人員要登記后才能進洞,洞口施工告示牌(顯示屏)實時反映洞內施工作業工序、施工人員、工作狀態等;②隧道施工通訊、調度、監控、預警系統專人負責,值班室24小時值班,遇到突發事件及時匯報處理。③俗話說的好“隧道、隧道,出碴、進料”,有了完善的通訊、調度、監控、預警系統和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能及時的協調和組織,大大減少了施工的相互干擾,保證施工進度的正常進行。
3.4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隧道施工考核獎罰激勵機制
①合理的界定隧道施工進度計劃,綜合考慮施工條件、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獎罰考核的基準,使獎罰制度真實起到激勵作用;②完善隧道施工考核獎罰激勵機制的實施辦法,要和隧道施工的質量和安全相結合,不能盲目的一味的追求進度犧牲安全和質量;③考核獎罰的范圍要廣,不能只局限于隧道施工人員,要擴大到項目的負責人員,并考慮在一定的經濟獎罰外和職務的升遷掛鉤,領導帶頭切實落實考核獎罰激勵機制。
4結束語
綜上,隧道工程資源配置、施工技術、組織協調三個方面互為依存,相互促進,都是隧道施工進度管理的核心部分,另外隧道施工中地質條件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我們采取的隧道施工對策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要隨之改變,要做到隧道工程的動態施工、動態管理,切實保障隧道工程的施工進度。
作者:侯杰 單位: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