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嚴格控制進場原料的質量
凡是進入施工現場的原材料,進場前進行自檢查看出場檢驗報告、生產科可證、備案手續等資料的同時,應向項目監理機構提交《材料報驗審批單》并附各種報告。在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的見證下取樣復驗,確保取樣合格、報驗手續齊全有效質量合格后,方可用在工程實體上。
二、確保施工環節質量管理的環境處于良好狀態
良好的施工質量管理環境即施工承包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控制目標、方法處于有效控制狀態并運轉正常。系統的組織結構模式、管理制度和細則、檢測檢驗制度及標準、人員配備等方面是齊全、完善和明確的,確保質量責任制落到實處,這樣才能有效控制好施工環節的質量環境處于良好狀態。
三、進場施工機械設備性能及工作狀態的控制
施工現場作業機械設備的良好性能狀態,可以為水利工程質量的控制提供良好的設備技術支持。為了發揮施工機械設備良好的性能狀態和保持最佳的運轉效果,施工總包單位應事先做好現場機械設備的性能狀態及運轉效果的質量控制報審資料,包括施工機械設備的進場檢查、機械設備工作狀態的檢查、特殊設備安全運行的審核以及大型臨時設備的檢查、各種機械設備的年檢資料、各類技術參數等,確保設備在檢驗有效期內使用。
四、嚴禁工程轉包、分包
主體工程不能分包,對專項、勞務工程的分包資質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招標文件、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進行。為此,要求企業和項目部形成合力,嚴格落實經濟承包責任制,簽訂經濟目標。在分包單位的選擇上,形成有效地專家評審委員會。在合理低價、技術先進可行的前提下進行取舍,保證公司和項目部的利益。一旦總公司、項目部操作不好轉包或多次分包,責任就會扯皮,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無法保障項目部獨立性很強的經濟、技術實體,為此,選好分包單位對質量控制的作用不可小覷。
五、加強技術檔案管理工作
為了系統地積累施工經驗、資料的需要,應從工程開工就建立技術檔案,搜集整理有關資料,直到工程結束。所有資料必須保存原始記錄,如實反映情況,并有技術負責人的正式審定意見,不可擅自修改、增補。同時技術檔案的完整性、有效性、時效性為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提供技術支持和原始依據,同時體現檔案的嚴肅性。
六、加強合同價、成本價、進度款等施工款項的有效管理,利用經濟上的手段保證工程質量
嚴格控制以上款項的有效使用,必須嚴格按照合同要求、施工驗收報告進行嚴懲分明,確保有效資金的合理使用。凡是質量不合格的、工程進度未按要求完成違反合同條款的情形,可以拒絕進度款的撥付。對驗收不合格分項、分部工程要按照獎懲分明的原則,通過分包合同進行約束。同時通過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競爭原則進行分包單位的選擇,達到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同時有效地使先進水平的企業優先競出達到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
七、結語
施工質量貫穿于施工活動的全過程、全方位,實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的原則通過以上方式可以有效保證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作為從業人員,應總結成功案例質量管理的精華,利用良好的質量控制措施,方可使水利工程的質量達到設計及驗收標準,實現項目建設目標。
作者:胡艷玲 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